年过花甲,曾经的教师生涯渐行渐远,但我还常常想起过去教书的日子,经常品味着为师的快乐。多少次梦中还是在校园,还是在和学生打交道。假如有来生,让我选择职业,那我的第一选择还是要当教师。
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当教师?怎么说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那是圣人的境界,尽管这句话我很喜欢,但我不愿多重复。我只想说,当教师,忙并快乐着,那是我喜欢的生活。
我学生时代喜欢上语文课,长大后又几经周折成了语文教师。能把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联系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 ,也成了我美好的享受。“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研有成果”,我给自己明确了为师的目标。在课堂上,品读佳文,点评习作,感受着学生虔诚、崇拜的目光,让人感受到拥有知识的快乐。课下我结合教学实践,经常写一些教学札记发表在报刊上。我几乎年年都是班主任。早晨和学生一起出操,课外活动和学生一起在操场打球,你争我抢,其乐融融。整日和风华正茂的学生在一起,感到自己的心态一直都很年轻。与校园外的社会相比,校园里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当教师的你把课教好,当班主任的你把班带好,那么,评模表先,职称晋升,诸多好事自然就会落到你的头上。有付出必有回报,对此,我是深有体会。自己多次被评为市、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十五岁就被评为高级教师。
一日为师,一生结缘。恋恋不舍地将一届届学生送出校园,但目光始终关注着他们。多年后自己的学生有的成了航天专家,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企业家,但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不管学生后来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教过的,总感觉到关系更近一层,有一种亲人的感觉。我从心底里为学生的成长、进步高兴,见到报刊上刊登有关他们成就的消息,我会将报刊珍藏起来。我也会为他们中有些人身处困境而担忧。有一个学生在我所居的小镇上卖菜,我每次总要到他的摊位上去买,并不是想让他多给一点,而是感到有他在,再买别人的就有些“不够意思”,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支持一下自己的学生。相对来说,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单纯的,没有互相利用的成分。你对学生一片情,学生也会掂着你的好。记得有一年我因病住院,班上四十多位同学前去看我。目睹这一场景,曾是我中学同学的主治医生由衷地说:“还是当老师好啊!”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学生我已记不清了,但一旦遇上,他们总会热情地打招呼。有时同学聚会,他们也总是真诚地请我参加,让我“再讲几句”。社会上人们经常诟病的“人走茶凉”现象,在师生关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又是一年开学时,又是一年教师节。谨以从心底里流出的一首小诗《梦回课堂》怀念我的教师岁月,并向仍在教坛上辛勤工作的同行们致意:
依稀梦中回课堂,意气风发神采扬。
析意诵篇赏经典,咬文嚼字改辞章。
犹记晨昏星月明,倍思师生情义长。
最喜佳节书信到,在外学子问候忙。
(翟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