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叫将军柳村,因为村口有一棵柳树。
柳树叫将军柳,因为是一位将军留下的。
战火纷飞的年代,将军在将军柳村这一代打仗,一次战斗中将军腿部负了伤,他就折断一根柳枝做拐杖。
一天将军行军走到将军柳村村口,那时的将军柳村还叫疙瘩村,将军坐在村口休息,当时天刚下过一场大雨,疙瘩村的土壤松软松软的,将军随手把做拐杖的柳枝插进土壤里。将军走时,他没有把柳枝拔出来继续做拐杖,因为将军的腿伤已经痊愈了,这样曾做为将军拐杖的柳枝就留在了疙瘩村村口。柳树是华北平原地带极易成活的树种,一根柳枝随意插进水肥丰腴的土壤里就会生根发芽,几年后长成一棵树。将军留下的那根柳枝在疙瘩村雨水浸润后的土壤里生根发了芽,然后长成一棵蓊蓊郁郁的树,现在已经搂抱粗。后来经过战火洗礼的将军由一名士兵成为共和国将军,疙瘩村的村民为了纪念将军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就把村口将军留下的柳树叫做将军柳,把疙瘩村改名叫做将军柳村。
春天,一条高速公路线路规划经过将军柳村村口,这是将军柳村所在县的县境内要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它可北上省城南下外省,修成后把偏僻的将军柳村和大城市连接起来。将军柳村的村民和全县人民为将要修建的高速公路欢呼雀跃。
但是欣喜过后,一个让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在高速公路规划者的面前。
将军柳刚好处在规划的高速公路线路上。
怎么办?怎么办?
县里的领导和规划者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商议出两套方案。一套方案是花巨资把将军柳挪移到县城革命老区公园里;一套方案是改变线路,让高速公路从临县经过。
方案出台后,县里派人去将军家征求将军的意见,让将军拍板定案。
将军已是耋耄老人。
派去的人回来说:“将军说把将军柳砍伐掉。”
县里的领导不相信,又问一句:“将军怎么说?”
“砍伐掉。”
派去的人还带回来一张银行卡,说卡里是将军多年的积蓄,将军把这些钱捐给老区支援老区建设。
县里的领导被将军的情怀深深感动。
不久将军柳被砍伐掉,一条高速公路从将军柳村村口像一条玉带一样飘逸而过,一直伸向远方。
将军柳村村口没有了将军柳,可是村民们仍然感到将军柳在村口屹立着没倒,那棵树就是他们崇敬的将军。(严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