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我国明年全面推开电子婚育证明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11-19     点击数:1790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国家卫生计生委昨天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我国人口流动进入“带孩儿流动”新阶段。另外,明年将在全国全面推开电子婚育证明,人口流入地可查验成年流动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和避孕节育情况。

  随迁子女比例超六成

  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表示,2013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33.7岁,比2011年的33.1岁提高了0.6岁。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父母流动的比例在2013年达到62.5%,比2011年上升了5.2%。

  流动人口的婚育年龄有所推迟,流动育龄妇女在流入地怀孕和生育的比例在提高。2012年流动人口中怀孕妇女孕期一直在流入地生活的比例达到57.6%,在流入地生育的比例是59.2%,这个比例比2011年分别上升了5.9%和7%。报告指出,2013年仍有近四成的流动孕产妇没达到接受五次产前检查的基本要求,1/5以上没能得到产后42天访视服务和新生儿满月访视服务。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卫生计生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王谦指出,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前期主要是劳动力流动,然后是夫妻流动,接着要带着孩子迁移,再往后将是带着老人流动,“我们现在进入了‘带着孩子流动’的比例开始上升的时期,这属于人口流动的一个新阶段”。王谦指出,随着随迁子女比例的增加,卫计委将相应增加预防接种等方面的服务。

  京津冀年增百万人口

  报告指出,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地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为7091.2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6%;2012年人口8683.0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41%。

  2000年-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加1591.79万人,年均增加132.58万人,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大幅增长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以及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大城市。

  2000年-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北京和天津自然增长率不足4%,河北自然增长率不足7%,人口增长以迁移流入为主,估计流入人口近1000万。

  明年推电子婚育证明

  今年7月,京津沪等11个试点省、市启动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婚育证不需要流动人口本人申领和持有,直接由参加试点的11个省市把婚育情况上传到数据库,其它人口流入地可查验成年流动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和避孕节育情况,简单、便捷、高效、便民。

  王谦介绍,在全国11个省市共上报了2100多万个育龄妇女需要查询的相关信息,近几个月全国有3.7万多例查询,反映良好。

  王谦指出,明年将在全国全面推开电子婚育证明。(记者张然)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