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东南麓,豫皖两省接壤处的沈丘县,是一座冉冉升起的工业新城,被誉为河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试验田”。
身处“经济试验田”,不忘答好“国防考题”。沈丘县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皇甫立新2012年8月上任以来,带领军地有关部门践行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借力经济发展优势资源,推动武装工作跃上新台阶。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人物”和“党管武装先进个人”。
1 近年来,沈丘县经济建设连攀新高,每年都有大量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形成涵盖电力、电子、机械等产业的工业园区,“楼宇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面对生机盎然的经济发展活力,皇甫立新意识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国防潜力。以往民兵编组点多线长,人难找、兵难用。现在,“楼宇经济”为民兵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什么不借梯登高呢?
皇甫立新在与县人武部领导商量后,大胆提出在“楼宇经济”中建设“立体民兵”的新思路。在他的支持下,县人武部于2012年底出台《加强城市新区民兵组织建设的意见》,将民兵编组范围向工业园区延伸,挂牌成立武装部,配齐民兵干部;借助“楼宇经济”的人力、科技等优势,编组了通信抢修、水热气抢修、电力抢修等民兵应急分队,民兵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成为民兵工作新名片。
2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退伍兵进城就业人数越来越多。
皇甫立新认为,退役士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一定要管好用好。他提出要探索城镇化建设中的“管兵之法”,在加强管理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的要求下,人武部和县委宣传部等单位专门研究教育方案,结合退役士兵返乡、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民兵整组等重要时机,深入退役士兵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开展面对面教育。去年,该县国防教育基地落户退役士兵服务中心,使退役士兵有了集中教育的场所。
县人武部政委汪守保告诉记者,今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依托设在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34家大型企业的退役士兵服务站,开展退役士兵思想、工作、生活矛盾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访、大解难”活动;探索出“了解退役士兵在哪里、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四个了解”工作法。
3 记者在沈丘县采访时得知,今年该县报名应征人数达1100多人,是征集任务的两倍多。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工业新城,沈丘县前几年在征兵工作中也曾遭遇困境。为破解难题,皇甫立新亲自主导推出“进企业、进校园、进乡镇;上电视、上灯箱、上橱窗”的国防教育“三进三上” 活动。记者看到,在县城主要街道两旁的路灯上,悬挂有多幅宣传国防建设的公益广告;连商店的电子墙宣传栏,都在滚动播放征兵信息。
在皇甫立新看来,每年的征兵工作是对全县领导干部的一次“大考”。据县人武部部长刘永军介绍,今年征兵工作展开前,皇甫立新协调县委主要领导召开廉洁征兵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全县40多名副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公开承诺:不给人武部递说情条子,不打干扰电话,不照顾私人关系。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来沈丘投资,用工数量激增。面对人力资源“争夺战”,皇甫立新明确要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他还带领人武部干部到20多家企业协商,一面动员企业员工参军,一面推荐退伍士兵补充进来。一进一出,既提高了兵源质量,又弥补了“用工荒”,县人武部多次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