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看沈丘 > 正文

大学生“牛倌”造福乡邻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9-05-17     点击数:1125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本报通讯员黄海涛

    “哞、哞、哞……”每天清晨,沈丘县卞路口乡赵庄村赵沛阳的养殖场,都会有牛叫声打破乡村的宁静。

    “我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之初,在海尔集团干了几年。后来,通过媒体了解到养牛致富的事,我决定返乡养牛。”如今的赵沛阳养牛已经3年了,对他的“宝贝们”个个了如指掌,不论品种、数量和习性都能脱口而出。

    “刚开始并没有经验,全凭着一腔热情。”赵沛阳说,2016年,第一批牛运回来没几天,就有几头生病了,他是干着急没办法。“后来请教了兽医才知道,原来是水土不服引起的应激反应。好在治疗及时,最后都恢复了健康。”

    虽说有惊无险,可赵沛阳还是从中汲取了教训:“养殖是个精细活,必须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从给牛治病开始,他向专家请教;喂料、打扫牛粪,他与工人一起干;饲料粉碎、饲料配比,他看书、上网……

    2017年,赵沛阳的牛场出栏肉牛160头,扣去成本,每头牛利润达3500元,纯收入达50多万元。村集体也筹资30万元入了股。到2018年,赵沛阳牛场的养殖量已达400多头。通过养牛,赵沛阳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在牛场打工的赵国芳曾是赵庄村的贫困户,他们夫妻二人前年到牛场打工后,一天收入160多元。“除了务工工资,还有土地租金每亩800元,两季秸秆也能卖1000多元。”赵国芳说,自从有了牛场,他家收入翻了一番,“已经脱贫了”。

    “农户加入合作社,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实惠。”赵沛阳说,他将免费向村民提供牛犊和青贮饲料,并上门技术指导,帮助过上好日子。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