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艳霞
吴海亮,沈丘县老城镇北关行政村人,在该村担任乡村医生已15余年。
任劳任怨服务群众
视病人为亲人,一直是他的工作宗旨;急患者之所急,想患着之所想,是他工作的前提。在非常简陋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他为患者把好第一关,保证及时就诊、及时定诊,尽量做到不延误患者病情,遇急重患者,及时转诊。
2003年3月25日深夜,村民陈东突然感觉上腹疼痛,他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吴海亮通过仔细检查,发现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急,他急忙把患者送到城关卫生院就诊,患者连夜做了手术,天亮脱离危险。
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9年,手足口病在全国蔓延,该村也出现疑似病例,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他自费数百元打印手足口病预防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并亲自去村民家做防疫消毒。
情系农村关心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日常诊疗工作,他还坚持两个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对60岁以上的老人做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做定期检查。
与时俱进支持医改工作
该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但他没有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他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
正是靠着医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扎实、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服务态度的热情和蔼,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不论黑夜或雨天,都会及时给病人看病,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立足农村热爱医疗卫生事业
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他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2005年5月被推荐为北关行政村卫生所所长。为做好这项工作,他个人投资数万元,超标准建设了卫生所,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以最大热情投入到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沈丘县老城镇北关村这片热土上,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吴海亮常说:“无论未来的路多艰辛曲折,为了村里父老乡亲的健康,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