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寂寥春欲晚 雨润槐园路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6-12     点击数:938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题记:在尘世间,我们都是背着行囊的过客,为了寻找心中那片不染尘埃的世外桃源,岁月年轮,浮生姿态,就这样辗转于颠沛流离中。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总有一天,那些路过的依稀风景亦成经世古卷,冲淡了离合,熏染了时光,载入生命这泛黄的扉页。

  

  细雨绵绵,春寒漠漠中应文友邀请,踏入了寂静的槐园三槐堂。许是天色渐暮,四周沉寂,尘喧不惊。心如刚饮尽一盏陈年普洱,甘醇未敛、沉静素远。那些花花草草和各种树木,新发的枝丫在细雨的润泽下,叶脉流碧,青翠欲滴。心禁不住为之一震,似乎红尘滚滚被这些绿色所阻隔,远离了尘嚣,这传说中的三槐堂是如此的清淡简美,沉静闲适。

  顺着小道,漫步走去,友人亦跟随指点其中景致。所谓三槐堂,源于园内三株古老的大槐树,更源于园内遍植的众多名贵槐种。槐树,又叫国槐、家槐、中华槐,遍植于我国大江南北。且因寓意“怀念家国”而备受游子们的青睐,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之一。后人亦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槐树因此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树种。几个世纪以来,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作“祖”、看作“根”,成为中华民族心中的故乡、精神上的家园。

  每年的四到五月份是槐树的花期。等到满树的槐花尽开,那一簇簇雪白雪白的花朵在碧绿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纯洁。欺雪赛玉的花蕾紧紧凑凑,簌簌娑娑,像一串串诱人的葡萄重叠倒垂在枝头,满园的香气氤氲,中人欲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来赞美槐花香气的优雅静谧。

  而在宋代词人刘辰翁的句子里,更是赋予槐树清高耿介、淡泊清旷的气质。有词曰:“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恍不记、鳌头压处。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空耿耿,吊终古。” 槐树全身是宝,槐花药食两用,仅《本草纲目》里有记载的经验方就有几十种之多。

  亭畔有流水潺潺,从小桥底处通过。溪畔横枝清浅,杨柳清阴依依;紫堇和碧桃等花木在枝头姹紫嫣红,花间幽香浮动。密林气味清新,到处弥漫着植被生长的青涩味道。淡淡细雨化为浓浓的水雾,似乎伸手一抓,就能撮出一汪绿芽来。稍带冷冽的风轻拂过来,带着不知名的花香,清凉舒适得让心也轻快起来。

  为继续寻觅清幽风景,我们信步过了石亭,随一道青砖砌成的小径步入林间。路畔有翠竹丛丛,那柔软的竹梢带着嫩叶,多情地牵起人的衣襟。人间四月春光无限,处处芳菲开遍,林下到处都是不知名的小花,叶脉翠色可喜,花蕾含苞待放。那淡紫色的小花花,细腻精致的花瓣,鲜嫩醒目的颜色,好像丁香色的姑娘一样雅致可爱,让人心生欢喜。远处有低低的鸟鸣声传来,婉转清越,低声唱和,心情也被涤荡得清爽远旷。

  寂静小径幽深漫长。树与树之间铺满了郁郁青草,枝与枝的留白处新生嫩芽舒展。四处杳无人踪,颇有一些“空山新雨后”的清爽与恬静。密林深处,大概是因为鲜有人至和春天的缘故,石磨砌成的踏步几乎被新长出的花花草草所隐藏,只有偶尔露出的石角上苔痕深绿,沧桑满面,似乎隐藏着久远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等着某个机缘,被人一一捡起。

  中国人幻化园艺之奇妙,就是随势造景,化腐朽于神奇。一个普通的园景,在妙手慧心的营造下,足以穿越数千年的文明沧桑。建设者将心中的山水,及对文化的感悟、内心隐藏的情感胸怀,绘成一幅锦绣万千的画卷,让千万个后来者,在优美的景观中感悟其间隐藏的玄机和意境。当然,这极考验蓝图设计者的格调、胸襟、品味和布局规划的能力。我们今天看三槐堂这简单的小径、寻常的花草,看似简朴自然,却能够在移步之间变幻出无穷的意境,让人咀嚼出千种韵味、万般情致。或许,这就是初建者用心良苦、匠心独到之处。

  继续踏着低洼处有点积水的青砖小道,一路走去。不经意间,路边闪过石头砌的水槽,有几丛菖蒲在其中拔节生长,粗长粗放的,有着一种山野的美,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毫不突兀。于秦代就设县的沈丘县,是中原文化交流传播集散地之一,家喻户晓的《千字文》在南朝时期,由沈丘槐店镇的周兴嗣创作而出,流传至今。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崇拜由来已久,龙生九子的传说不绝于耳。林间小道边,有一些造型各异的石像映入眼帘。友人笑道,这可是当年费了不少心血挖掘出来的九子石像,本着最大限度地保护民族文化,逼真还原了古老传说中九子的“真面目”。那一个个古朴沧桑的石雕,充满了历史的尘烟感和厚重感,让人眼前一亮。

  这景色大概是入了心。眼前的春,亦变得和别处有一些不同。同样是姹紫嫣红开遍,眼前的花花草草,却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风流韵致在其中。或许,这世上所有的风景都是出自内心的感觉。如梦飞花,如丝微雨,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感性。佛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大抵是有道理的。

  随青砖小道走到一处清瀑飞溅的假山石旁。瀑水顺流而下,溅起的水花飞扬,雾气升腾,青烟冉冉。“玉萍掩映壶中月,锦鲤浮沉镜里天”,溪水汇成浅池,几尾红色的锦鲤,追逐着池畔飘落的落花,时而摇曳多姿吐着水泡,时而摆动尾巴溅起水花。生机盎然,妙韵神会。

  沿流水而下,曲溪浅湾,漪涟点点。有几树樱花盛开正艳。那深深浅浅的粉色花瓣骄傲地在枝头绽放。花瓣重重叠叠,花芯鹅黄明艳,娇艳妩媚,风姿绰约,让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春天很短,短到稍纵即逝。雪中寻梅的情节,仿佛近在昨天。如今又到仲春时节,蝶舞花飞,落红满径。流年的兰舟,已停泊在夏日的渡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生有缘曾和我同船共渡的人啊,是否安好如故?

  我们因深爱而牵挂,因深爱而羁绊,因爱到极致而无怨无悔。纳兰有词云:“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其实关于三槐堂的传说,有太多的文人墨客愿意笔墨相染。三槐堂和它背后隐藏的槐文化,是起源于山西大槐树的传奇故事,还是起源于我们骨子里那种血脉贲张的涌流?多少代人碧血丹心不悔地追寻,如今却是谁一生执着的情愫?是谁一世魂牵梦绕的牵绊,又是谁一个人的落寞悲喜?也许,“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总有一些东西,不允许被时光消磨遗忘。关于三槐堂的传奇际遇,注定有一段故事,要随流年记忆,或悲,或喜,记载在历史的尘烟里。(倪莉)

上一篇: 游槐园
下一篇: 爱在心底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