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流年暗渡、槐荫绵昌”——名家笔下的沈丘风物志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6-05     点击数:1511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蘋花满湔裙处。”春已尽花未落,风尚清日未炎,值此良辰美景,读一首贺铸的诗句,再踏进沈丘三槐堂,赏此时动人之美景。在只可意会的追忆中回味那一路风雨兼程的六年建园、五年开园的清浅时光,体会春暮季末的悠远和满地槐荫的清幽。
    很多人因为心系高远,亦或是甘于淡泊;所以从古至今,为了寻觅梦想中的世外桃源,多少人甘愿舍弃名利,远离红尘,骑一匹瘦马,隐居田园。又有多少人祈愿,若此生有暇,觅清净绝尘之处,守着简朴的柴门,修几径篱笆,看三两桃李争艳吐芳。或闲坐小窗下,泡一壶清茶,听梁间燕子嬉戏呢喃。又或是荷锄田埂间,牵一头黄牛,遥看天边的晚霞。这就是在红尘万丈中沉浮不定者们,皆向往的最高追求。
    世间的静谧有序是造物者的安排,每一棵树木、一片青瓦、一只蝼蚁,都有其不可言说的宿命。愿你我在春暮夏初,人间最美四月天里,漫步三槐堂,在清风浓荫、白花绿水之间,找到心中的皈依,静守最真的所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沈丘不像周口地区其他几个县遍栽杨树,到春暮这个时节,就少了许多惹人厌恶的柳絮杨花。或许是因为当初定它为县树的缘故吧,街道两侧触目处皆是槐树,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为中原之首。资料中显示仅中华槐园里就栽培了六七十种品种的槐树。
    在密密的槐林里,目光穿透在阳光下微风中摇曳的槐枝槐叶,就算是再跳跃的思绪也在刹那间安静了。那些绽放在槐林深处的花朵们带着朦胧的姿态,好似浓浓的颜料,缭绕在风烟中化也化不开。
    自然随心之美是“槐文化”中最质朴的灵魂,那种美不施粉黛,粉得剔透,白得透彻,绿得浓烈,造物者以朴素大美不华的情怀,以无声胜有声的格调,以儒雅的风姿,把心胸中对千山万水的释解,掩映在曲径通幽处的自然风光之中,此处亦是:“不喧哗、自有声。”
    “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谁把好风好景,情怀若水,融入新中式的优雅与妥贴,静静地搁置在如画的三槐园里。“罨画园林溪绀碧,重算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刹那与永恒并没有距离,有距离的只是我们寂寥的心事,是将往事拉长的错觉,还有夜静灯昏处若然有失的惆怅。

    其实,造物者是有爱的,且爱无处不在。你看,在人间季节交替中,在三槐堂的槐林里,那长满每个角落的皎白波斯菊。它们在春暮的韵脚处毫无遮掩地绽放,不纠结韶华短暂的遗憾,只将生命交付给季末素朴的流光。
   所谓爱,就是我不言,你不语,你心知,我心领,留一份默契于素淡时光。情不浓不淡,心不远不近,随意芳华,如此甚好。继续寻芳踏幽,觅心所向,在这里,每一位外来者都需小心翼翼地拂开花枝,轻轻踏过这片芳菲的花海,抵达梦里的净土。

    素履之往,行走其间,看白花垂枝,香盈红袖;清风徐来,洗净心尘,心如醍醐灌顶般清凉舒适,这才悟得唯心安处是归途。眼前美景如梦如幻,心似乎早就随花花草草醉倒其间 ,不舍远离,只愿得一榻终老于此,如此的人生方得始终。“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芳菲。”但愿你我静守本心,莫拈花一笑哦,要知道,每朵花的心事里都藏着它一生的梦想,这满地的花朵该有多少露珠般晶莹的期待啊!

    其实,能布局及创建如斯美景的心不仅仅需要有深邃的审美境界,超脱的素养学识,更要有玄妙的心境,朴素的禅心;更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信仰之心,如此,才能把大千世界,尽收眼底,如此才能不为繁华迷眼,踏上新的前路。

    这个季节大概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开满鲜花的三槐堂美得就像一个梦,却又真实的不是梦。携一颗朝圣的心,匆匆来去的路过,每次都有新的惊喜收获。或许在多年后的一天,我会在风雨中归来,想必那时 ,彼此都被岁月模糊了容颜。是否它还是它,我还是最初的我?

    其实,我们明白,在悠悠槐荫里,在粘染了槐香的白云清风里,哪怕人生千回百转、物是人非,恐怕再不能抹去这段惊喜的机遇。那么,在荼蘼之前离去,携一剪余温犹存的花香装进行囊吧!或盈一怀槐韵归去,在某个思念槐乡的日子里,写下如花似锦的一段旧事。

    那繁花掩盖的幽深小径上,某一个依稀痕迹,是我曾经的脚印吧。你猜,它们是被历史的尘烟掩埋,还是被铭刻在古老的碑文里?其实,无论再生动鲜活的记忆亦会在弹指的人生中消散,谁还会记得这段温润时光里我们留下的诗行。只是,亲爱的,莫回首,自难忘,在最美的时光里我们路过的那些微笑,那些花香。

    春来冬去,寒暑五载,人间草木,荣枯寻常。世间纷纭万象,冰霜雨雪,繁华落寞,皆是动人风景,只是看风景的人和心境不同罢了。浮生未歇,倘若心底清净无尘,再灰暗的天空亦会烟消云散,澄澈明朗。

    依着芳菲暗换的流年,做默默无语的槐荫吧。坚守初心,清幽雅静地眺望远方,不将谁等待,亦不为谁送别。流经千年,在叶生叶落的轮回中,不问昨天的旧梦,亦不追逐来日的辉煌。(倪莉)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