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东最大的爱好是赶时髦。别人赶时髦,一般都在如何选择服装、鞋帽、配饰等方面下功夫,而于晓东努力的方向,则是体现在自己的脑袋上,再说白一点,他关注的是自己的发型。
学生时代,于晓东留的发型是中分,就是像切西瓜一样,将头发从头顶的正中间一分为二,一边向左倒,一边向右倒。两边分均匀后,于晓东还不算事毕,还要用梳子蘸着啫喱水,对着镜子左一下右一下地往头发上涂抹。直到头发变得像冰冻过一样坚硬的时候,于晓东这才心满意足地哼着小曲出了门。
这样的发型大概保持了有三四年,也就是在于晓东刚要参加工作的时候吧,他忽然发现这种发型其实并不流行,并且怎么看怎么觉得跟战争题材影视剧里的特务汉奸没什么区别。于是,于晓东像一头莽撞的小鹿,忙不迭地一头钻进理发店。从理发店出来,于晓东已经从中分变为偏分了。偏分还讲究三七分和四六分,说白了就是分多点或者分少点的事。于晓东选择的是三七分。发型一改变不当紧,于晓东陡然觉得自己像换了个人,气宇轩昂,神采奕奕,整个精气神一下子抖擞出来。
接下来,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于晓东跟着又换了很多种发型。头发在他的直接操纵和指挥下,宛如随季节变换的小草一样,长了又短,短了又长。等于晓东下决心保留像孙红雷、文章、黄晓明等影星的“板寸”发型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双鬓之间,不知何时增添出丝丝缕缕如霜似的白发。
于晓东一下子愣住了,他对着镜子,像陌生人一样呆呆地审视着自己,很长时间没缓过神来。最后,于晓东为自己找到的理由是:“已经不惑之年的人了,该白了!”
的确如此,随着发型的更迭交替,于晓东在单位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一般干事到现在的副局长位置,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晓东看看镜中的头,再看看屁股下的座椅,觉得自己还算没白混,头和位置基本上还算匹配。
让于晓东重新产生改变发型的想法,是在他胜任副局长一年之后。于晓东觉得,板寸应该是属于那些毛头小伙的发型,自己再这样留下去,就显得不够沉稳或者老练,跟自己的位置和年龄也不相符。
深思熟虑之后,于晓东选择了跟周润发相似的“大背头”。
发型留好后,于晓东约几个朋友吃饭。一见面,朋友们像不认识于晓东似的,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巴,很久才说:“中,有那种大领导的范儿!”
于晓东所在的单位,新来个一把手也姓郁。只不过,于晓东是“于是”的“于”,一把手是“郁金香”的“郁”。更巧的是,郁局长也留着个大背头。
单位搞活动,邀请上级领导前来捧场。合影时,由于彼此不太熟悉,领导错把于晓东当成新来的郁局长,极其热情地拉他站自己身边合影留念,弄得于晓东很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过几天,于晓东陪郁局长去下属单位检查工作。因为人多,于晓东特意安排两辆车,除了局长的“本田雅阁”外,另外还带了一辆“金杯”。
返程时,下属单位领导也犯了同样错误,一把拉住于晓东的手,硬往“本田雅阁”车里塞。于晓东嘴里说着“错了”,返身去请郁局长时,郁局长已经钻进后面的“金杯”车里。于晓东红着脸,低头哈腰地说:“郁局,请您到前面车里坐吧。”
郁局长的双眼一个劲儿地盯着车顶,半天才说:“就坐这儿吧!面包车空间大,坐着舒服。”
与金杯车相比较,本田雅阁固然舒服,但是于晓东却如坐针毡。
于晓东连夜把大背头改成以前的板寸。
针对于晓东近似无厘头般的举措,很多人不理解,问于晓东是何原因,于晓东并不做过多解释,只轻轻一笑说:“赶时髦呗。” (邵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