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郭庄行政村位于卞路口乡东南方向,与乡政府所在地相邻,S207公路穿境而过,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大郭庄党支部情况比较特殊,管理两个行政村,分别是大郭庄行政村和卞路口行政村。大郭庄党支部管理850多户村民,3600多人,其中党员64名,预备党员4名。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在郭洪亮带领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繁荣,事业兴旺,安乐祥和的文明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近年来,该村一路高歌凯进,一路荣誉不断,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镇”、“‘十佳’村党支部”、“明星党支部”、“沈丘县‘百强’村党支部”。
夯实基础抓党建
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始终把脱贫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脱贫致富攻坚中的“领头雁”作用。党建工作走到了全县的最前列。
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奠定了基础。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党支部按照每年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会每位成员制定“党员三级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年末以每位成员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实行级别量化考核,将党建工作作为每位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为推行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以及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汇报村两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决定村内重大事务,切实做到村里的各项决策都能够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村设有专门的村务、党务公开栏,并严格按照上级对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公开资料,提高村内各项事务的透明度。为构建民主开放的村级党务工作新机制奠定基础。
为更好的为村两委班子营造一个好的办公环境,村党支部扩建了原有的办公用房,郭洪亮说“我们利用连续三年获得的“十佳”党支部和市级文明村镇奖励资金,加上我自己出资的五万元,一共十八万元来进行扩建,房屋建成后党支部会给予党员活动室、脱贫攻坚办公室、民调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使用。”
党员带头谋发展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村两委在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上狠下功夫,近年来,共硬化水泥路1800多米,铺设下水道1500多米,在村内沿路两旁种植绿化苗木800多颗,从而为该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面对全县上下开放带动、招商引资促发展的逼人形势,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创新理念三次奔赴郑州,登门拜访本村种植苗圃企业家郭清华,恳求其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共同发展。同年,郭清华回到大郭庄村,成立了清华花木专业合作社,种植了近1000亩的苗圃园,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苗木种植基地,苗圃园也给村民带来了很多收益,村民把土地租赁出去,然后到苗圃园务工挣钱,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民谋福利,党支部经过多方努力,把了闲置多年的废地和“窝子林”,开发兴建了3条沿路商业街、商铺及住房30000多平方米,改变了S207沿路的面貌,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留守儿童不孤单
大郭庄行政村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村党支部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列入民生工程。村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村党支部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市广电局、市妇联、团市委等援建资金200多万元,筹建了“新希望”留守儿童之家,使大郭庄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
倡导文明创和谐
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坚持以德治村,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模范党员、科技带头人评选活动,树立典范,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教育,发挥村级各项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
坚持移风易俗与树新风结合。如今全村孝敬友善,诚实勤俭道德风尚日益浓厚,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等良好风气日益形成,避免了过度浪费,节约了村民的开支。
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在村内新修建村民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套20个。2012年,村党支部购置了文艺娱乐器材,成立了群众腰鼓队、秧歌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活跃村内文艺娱乐氛围,从而使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倡导文明风气,形成了风清气正、民风淳朴的社会氛围。
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党支部创建了矛盾化解“五步法”,郭洪亮说:“工作五步法就是,第一步录音取证,第二步共同听取录音并讨论研究,第三步让纠纷者换位思考,第四步做工作,第五步制定协议。”“五步法”已在全乡推广。该村未出现一起因两委矛盾、干部矛盾形成的上访案件,得到上级党组织的一致认可和表彰。
在党支部正确引导下,大郭庄村、卞路口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仿佛上紧了发条,大家都忙着干正经事,人们发现,家庭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亲密了,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和谐景象。(祁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