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故乡的河

来源:周口晚报     时间:2015-11-18     点击数:721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我的家乡在豫东平原,一条河流经村西头,上游叫黑河,下游叫茨河,通称黑茨河。村里人习惯称家乡的河为黑(xie)河。我不知道黑河已经流淌了多少年,只知道家乡的名字与河有关——丁桥,应该是先人建村伊始就有河,然后在河上修桥,取名丁桥。

  在百度、谷歌上搜索“黑河”,结果全是黑龙江的黑河及黑河市。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都找不到“黑河”的线索,说明村里人叫大河的黑河,与全国众多大江大河相比,小得连名字都找不到。

  尽管在互联网上找不到黑河,但我的脑海里却尽是有关黑河的记忆,记忆里有春夏秋冬,有风霜雪雨,那些记忆是美好的、纯真的、质朴的、幸福且无忧无虑的。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家乡的河总在第一时间崭露春的喜悦。潺潺的河水,清澈见底,清风徐来,泛起层层微波。小鱼水中游动,瞬间又钻入水草丛中。河堤上的茅草一天天返青、长高。小时候,没有什么好吃的,小伙伴们结伴前往河边薅些茅根,躺在河湾的背风处,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身下是软软的茅草,嘴里嚼着甜甜的茅根,偶尔还能用茅草吹出无节奏的小调。回想那种情景,口里仿佛依然留有茅根的香甜,依然能感受到太阳照在身上的温暖。

  暮春的时候,数以万计的小蝌蚪摆脱卵的束缚,争先恐后地在河里顺流游动。河湾处,聚集了不计其数的蝌蚪,甚至要把河水染成墨色。这时,孩子们以捞小蝌蚪为乐,双手随便一捧就能捞出几十只蝌蚪,把捞出的蝌蚪随意地挥洒。小孩子家不知道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吃害虫,只知道捞小蝌蚪很好玩,玩得甚至忘记归途。

  天气稍稍变暖,孩子们喜欢光着屁股在河中嬉戏。这个时候河水仍是凉的,但洗澡的诱惑远远大于冷水的刺激。小伙伴总是以加速度的形式跳进河里,扎个猛子,钻出水面,爬上岸来,在河堤上跑上几圈,然后再跳进河里,再上岸跑几圈,如此反复。每逢骤雨初歇,河水猛涨,水流湍急,这个时候大人最怕孩子到河里洗澡,发现后,必定一顿揍。有一次,滂沱的暴雨连下了几天,河水涨得几乎打到桥板,我和小伙伴们又偷偷到桥头洗澡。正当我们搏击浪花之时,我娘从地里干活归来。上岸逃跑根本来不及,我就顺着水势钻进桥眼里面,在桥眼里打着水漂。河水流得很急,我必须用手奋力逆流划着,否则就要被冲出桥眼。我娘好像看见了我,在桥上大喊,让我赶紧出来,并许诺不打我。我的娘唉,你不打我,我也不敢出来。小伙伴们告诉我娘我在家,她才将信将疑地走了。我急匆匆爬上岸,就地打了几个滚儿,爬起来,火速绕道跑回家。刚进家门,娘也随即到家了。娘看见我灰头土脸的,这才安心。

  河水一天天变凉,转眼间进入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在田地里挥舞着镰刀,孩子们喜欢聚在一起,偷偷跑到外村的红薯地里挖红薯。于是,每当夕阳西下,河堤上就会升起袅袅炊烟。在河堤上烧的红薯特别香甜,那种香甜在城市无论如何也找寻不到。由于红薯直接用柴火烧,红薯皮特别黑,手弄得黑黑的,嘴染得像长了胡子。黑黑的小手有时还故意向别的伙伴脸上挠一下,对方脸上随即留下一道黑印,然后是相互挠,然后群挠,结果所有的伙伴都被挠成了包公脸。吃完了红薯,脸也黑了,手也脏了,一字排开,蹲在河边洗脸。清清的河水,没有污染,凉凉的,非常惬意。我们伴着浓浓暮色回家,躺在床上想着明天的烧红薯,在烧红薯的意境中入睡。

  天凉了,草枯了,茅草在朔风中摇摆,树枝在呼啸中摇曳,河面上的冰由薄变厚。小孩子们喜欢在冰上行走、追逐,欢快的笑声驱散了严寒,带来了童年的天真无邪。

  家乡的河静静地流淌,她没有长江三峡虎啸雄伟,没有黄河壶口的龙吟壮观,没有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没有姑苏城外的乌啼钟声,也没有康桥轻轻地走轻轻地来的风情万种,但家乡的河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放眼望去,勤奋质朴的家乡人正在农田里劳作,收获着幸福与微笑。(丁志阳)

上一篇: 蜗牛
下一篇: 目送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