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夕阳下的那抹残红

来源:周口晚报     时间:2015-05-27     点击数:573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几天前在单位的办公室见到老王时,他还是那么健谈。谈起他的绝技,他依然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老王曾是我们单位的一名业务骨干,中层领导,几年前从单位退休。赋闲在家的老王既没有每天窝在家里“含饴弄孙”,也没有与老伴朝九晚五肩并肩逛街购物,更没有跟随别人去参加各种老年人保健讲座、健身活动,而是远走他乡,重新操起他青年时期的爱好——书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王从当地一所高中毕业。那个时代的高中毕业生,算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才。青年时期的老王相貌端正,仪表堂堂,又有“高学历”。于是围绕在老王身边的蜜蜂蝴蝶络绎不绝。关键是老王有一门吸引姑娘们的手艺: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老王本人对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擅长的这门手艺非常满意,因此整个人春风得意。

  自信而又善谈的老王最终抱得美人归,迎娶了当地一位相貌出众,和他一样学历的俏美人。

  婚后的老王一切顺利。先是参加了工作,由于写得一手精美的硬笔书法,于是在当地一家医院当财务人员,后又当上了医院领导,再后来调到了我们单位。几十年来,老王的生活顺风顺水,家庭和睦,工作顺心,最初的爱好也保留了下来。

  老王的书法是一种行草字体。由于其自幼对书法痴迷,勤于练习,又经小学教师课间精心指点,描摹历代书法名家字帖,从楷书上苦练基本功。十几岁时,他的书法作品已小有名气,受到了当地书法界人士的赞叹和群众的青睐。

  老王参加工作后的几十年中,躬耕不辍,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书法习练。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学习,老王都会随身携带他的专用工具,随时随地泼墨挥毫,尽撒书法功夫中的一张一弛。

  在创作中,他下笔善以毫端入纸,行笔注意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急缓、迟涩随势而行,狂放中见法度,驰骋中见收敛,笔迹质感厚重而富有弹性,呈现出其自成一派的“王氏风格”。

  老王是一个随和利落、豪爽畅快、忠厚沉稳、充满无限自信的人。书如其人。他的书法在气质上同样豪放、大气、洒脱、飘逸,在笔墨上酣畅淋漓,收敛自如。作品中蕴涵着一种对岁月的领悟、对家人的温暖情感、对生活的丰富情怀,还有对未来人生的无比自信。

  对书法的精深造诣,也使老王的大名在业界广泛传扬。退休后的他被一家著名书院签约,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专业书法家。他的作品也被那些喜爱书法的商界富豪、政界精英所收藏。

  已近古稀之年的老王,并没有在年龄的界限上停止他对书法追求的脚步。他始终是一个心态阳光、年轻的不老童。记得几年前他常自信地说:“我是老年人的年龄,中年人的容貌,青年人的心态。我是一个不服老的人,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一个古稀之人,没有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间阕叹中去感伤、无奈,更没有放任时间的流逝,而是把“夕阳无限好”的最佳境界留在了“黄昏更美丽”的极致境地。

  老王的确是这样一个人,我也始终信服老王的人生态度。(张玉霞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