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卞路口乡70岁老党员胡斌利用退休闲暇时间,手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截至8月底,历经6年时光,100多万字终于抄写完毕,以此向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礼。
9月7日,见到胡斌先生时,他精神抖擞、滔滔不绝,并兴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他刚刚完成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手抄本。
胡斌出生于1952年6月,沈丘县卞路口乡人。1971年3月从事教育事业,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3月退休,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退休后,在坚持练习书法的同时,我经常翻阅《毛泽东选集》。忽然有一天,突发奇想,决定手抄《毛泽东选集》”胡斌说,当他把这一美好计划告诉家人和亲朋好友时,大家纷纷摇头打退堂鼓。
但是,主意已定的胡斌,于2016年8月,毅然决然地开始用宣纸手抄《毛泽东选集》,并计划用6年时间、赶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完成《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原著选自 1952 年版铅字印刷)抄写任务。
为争取如期完成夙愿,他每天有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一是抄写之前,泡上一大缸红枣茶,趁着茶放凉之前,翻开当日计划要抄写的《毛泽东选集》章节,反复阅读3至5遍;二是每天坚持书写《毛泽东选集》三四个小时。有时白天顾不上,就夜里挑灯夜战。外出旅游,为不耽搁抄写,他把《毛泽东选集》、笔和老花镜带在身边,坚持把当天的“作业”补上。对于看不清的字,他借用放大镜。历经6年时间,最终于8月完成了对《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手抄任务,总计100多万字。先后用坏了12支钢笔,50瓶高级英雄碳素墨水。
“真的了不起,这是一个壮举、一个伟岸工程!”参观者翻阅胡斌的手抄百面线装宣纸40本《毛泽东选集》后,总是连声赞叹。
“伟人远行,慎远追终。我以此缅怀和纪念心中的伟人,留给自己,留给后人,也留给社会,更把它献给即将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胡斌郑重地说。(王向灵 赵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