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信息  > 正文

市里来的女书记“能撑事”

来源:本站     时间:2017-11-06     点击数:4067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市里的大机关,离农村有多远?

    市里的女干部,离农民有多远?

    2015年9月,驻村第一天,市委统战部来的女第一书记张辉,就被这样一句话给问楞住了。

    当时,听说市里来的书记是个女同志,沈丘县新安集镇下溜行政村大多数村民的第一反应是“没出过机关办公室的女干部能干啥?”就连村支部书记韩磊回忆往事也说,“我第一次见张书记很失望,一个女人家的能成什么事?”
    如今,站在由一片臭水沟建成的村民文化广场上,韩磊谈起对张辉的第一印象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你看看外面的路灯、路面、广场,哪一个不是张书记的功劳。”
    “要让老百姓相信咱党支部是公正的、能办实事的!”
    2017年11月的一天,天刚擦亮,张辉办公室里已聚满了党员代表。她正在召集村支部开会,讨论村贫困户退出等议题。和市里宽敞明亮的办公楼相比,这个从村民家租借来的办公室实在太过“寒酸”,一个茶几、十几个小马扎,大伙围坐着,便讨论开来。

    “谁退出?退出多少人?咱们大伙先给个初步意见,等公示后,村民们没异议了再定!” 张辉告诉记者,村务公开透明,尤其是低保、五保及贫困户的评定,全程让老百姓参与并接受监督。贫困户从刚驻村的181户到目前的32户,完全是精准退出,无一人提出异议,原因就是:公开、公正。

    百姓信任了,气顺了,干部干事有底气了,干群关系也和谐了。张辉趁热打铁,开始在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致富带头能力上下功夫。

    一方面定期召开党支部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规范议事程序,坚持四议两公开。市里号召开展“两学一做”第二天,她就组织专题座谈会,召开全村党员大会对“两学一做”的要求进行了专题学习。

    另一方面先后多次带领村班子学习考察,开阔视野。通过田间地头、车间工厂、串街入户、访贫问苦,无数次论证,为该村贫困户和村发展制定规划蓝图,干部服务意识增强了,致富带富能力更强了。

    “让老百姓相信咱党支部是公正的、能办实事的。“,这是张辉和党员干部开会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没有这个就没法获得村民的认可,他们不支持,啥工作都没法开展。”张辉说,“有了坚强的受群众信任的基层党组织,下溜村就有了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基础。修道路、建广场、清河淤、发展产业、推进项目建设,一步步计划有条不紊。”

    “村子按照这张蓝图持续前进,一定会又富又美”

    “扶贫不能靠嘴说说就能成,得用百般招式解决困难。”张辉明白,时间不等人,必须加快实施下溜村脱贫计划,整合涉农资金,选准发展路子,实现整村稳定脱贫。

    这里的路该修修了,只种小麦、玉米靠天吃饭是不行了,村民也该有个健身娱乐的场所了……张辉在心里暗暗“盘算”着。

    听说张辉要修路,天天有村民撵着她问啥时修。张辉比村民还急,三天两头往市里、县里跑,最终争取到300万元的道路硬化项目7500米;修建了造价130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00㎡;路灯、卫生环境、宣传画等项目也没落下。路通了,环境好了,村民们的心也敞亮了。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实现整村脱贫了,这是最大的难题,也是张辉最操心的事。

    “完全无能力的特困户,光伏兜底,每户每年增收3000多元,稳定收益20—25年;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到扶贫车间,比如村里的王永红,在服装加工企业做衣服,一个月保底2000元;有劳动能力又有技术的,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比如徐彩丽,筹钱帮其开设布艺加工作坊,如今生意很是红火,还准备招人建厂呢。”张辉说。

    为了构建贫困户与扶贫基地长效利益分配机制,张辉活用县里的好政策,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扶贫基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运行模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入股形式,把项目资金投入到扶贫基地和带贫企业,帮助困难群众靠入股保底分红持续获得收入。

    仅仅靠这些还不够,张辉还在谋划着一件大事:发展乡村红色旅游。

    “刘邓大军渡河遗址红色文化, 700余亩森林公园、50亩水上乐园、十三五规划的沈丘船闸、正在建设的35米四车道环城快速通道…”,张辉掰着手指,一项项细说着村里发展旅游的优势。
    “为了村里的长远发展,我们规划利用现有优势,建设一个占地2000亩的颍河湿地长廊公园。”张辉说,目前,他们正积极同省、市、县旅游主管部门沟通,争取项目资金,红色旅游项目指日可待。

    “村子按照这张蓝图持续前进,一定会又富又美!”张辉很有信心。

    “既然来了,就得干得像样,不然对不起单位和家人。”
    “三年时间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要发展村里的经济,让下溜村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真正地富起来。”张辉说:“还好,在村里,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下溜村村干部和我一起努力;在村外,我又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在支持着我。”
原来,在张辉为下溜村的未来谋发展时,作为 “娘家”单位,市委统战部早已将自己当成了下溜村群众的“亲戚”,为下溜村提供各种帮助—帮着争取项目不说,还持续不断帮扶贫困户解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难题,三年来,共计开展18项活动,投入资金37.2万元。
    “市里领导没少过来送温暖,给俺孩买书、发助学金,连家具都是他们搁市里买好送来的,感激的话到天黑也说不完!“提起这些事,贫困户孙刘庄红了眼眶。
    “下溜村终于在去年脱了贫。”韩磊说,村民们甜了,张辉却苦了,“她每个月在村里吃住至少25天,熬夜、吃泡面是常事。”
张辉却说:“吃饭睡觉那点事不算啥。最让我内疚的,是对家人的歉意。”
    女儿脊柱侧弯,按月都要去北京治疗。每次去给女儿看病,张辉都是周六去,周日回来。看到女儿渴望陪伴的眼神,张辉都会充满歉意地说:你要理解妈妈,扶贫结束,妈妈一定好好陪你。
    60多岁的老母亲,为了让张辉安心扶贫,担起了照顾其女儿的重担。”孩子我会看好的,你别有啥思想包袱,好好干事,娘就开心。”
    每每想起领导的关怀和母亲的话,张辉都会潸然泪下。“既然来了,就得干得像样,不然对不起单位和家人。”
    “搁农村,谁家姑娘或者媳妇能干,俺们就说她’能撑事’,张书记就是这样的人儿!”村民李全喜说,在他心里,早已把市里来的女书记当成了自家人,他相信,有张辉在,下溜村明天一定会更好!(王佳佳 李猛 李磊 钱唐磊 郭红甫)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