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对联,过年标配,红红火火,才算是喜迎新年。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月25日至26日,沈丘口腔医院分别在富都大道和颍河大道举办“义写春联送‘福’进万家”现场笔会。县文联、县书协相关负责人及部分知名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1月25日上午9时许,义写现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村民们围着写春联的桌子有说有笑,家住泊龙湾小区的刘金山老人非要第一副,说是要抢个“头彩”。
红纸、金粉、一支狼毫,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万事如意展宏图,心想事成兴伟业”。墨水未干,刘金山老人就把对联“预定”了去,拿到一旁的台子上小心翼翼地晾着。
上午10时许,活动现场翰墨飘香,更加热闹非凡。写春联的桌子周围被村民门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书法家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新春、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题,现场为群众义写春联和“福”字。
“绿柳吐絮迎新春,红梅含苞傲冬雪”“百福临门万事兴,千祥云集国昌盛”,一幅幅充满喜庆、吉祥、祝福的精美春联和“福”字映衬出浓浓的年味,寄托着人们对新春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给俺写一副,就按上面的内容写”来自东城办事处阙庄村的阙移民,手中纸条上的内容是:精准扶贫政策好,脱贫致富谢党恩。
年过古稀的张大爷手里掂着一副大门、两幅小门的对联,他告诉记者,零买一副对子可能需要四五块钱,还都是印制的,手写的春联有年味儿。听说这里这里有人免费手写对联,一大早就来了,也本想抢个“头彩”,不想让别人抢了先。
上午12时30分,阳光高照。虽然已到午饭时间 ,可书法家们似乎忘记了吃饭,他们继续挥毫泼墨,对群众的需求,有求必应。一副副火红的春联映红了脸,映红了神州大地……(王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