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伟 通讯员 谢辛凌
“杨姐,过了元宵节,俺就来你这儿打工。咱们就算说定了。”“好啊,到那时你们就是中药材基地的正式员工了,月工资1800元,不会少给”。 2月8日(农历正月初九),在沈丘县周营乡东李营村,人称“杨姐”的农家女爽快地与几位前来报名打工的中年妇女搭话。
“她可不简单,一个人来俺这儿一下子‘吃地’2000多亩,种植药材。惠及周围300余户村民,大伙可跟着杨姐赚大钱了。”几名在这里干活的雇工聚拢过来,对杨姐赞不绝口。
杨姐名叫杨芳,今年46岁。是距此100多公里的安徽亳州的农家妇女。早在20多年前,杨芳高中毕业后,依托当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从事药材购销生意。历经风雨多年,她慢慢地拥有了可观的积蓄。由于她常年与中药材打交道,因而对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有经验,市场信息变化把脉准,销售渠道广泛。后来她便萌生了流转土地、规模种植中药材、自产自销、当个“药材庄园主”的梦想。
说干就干。2011年秋季,她在四处寻求合作种植伙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便来到了东李营村。后在周营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在东李营、张营、崔营等三个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签订了为期长达1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协议规定,药材种植基地提供每年每亩900元土地流转费,所涉及农户优先成为药材种植基地的雇工。对加盟户低价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高价回收产品。
为规避市场风险,打开产品销路。她与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她还自己注册成立了一个集购、销与加工为一体的药材公司。在经营种植生产中,她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种植运作模式,以此吸纳当地更多农户发展中药材生产。
该乡孔营村农民孔志华,以前种了几亩小麦、玉米,一年累死累活也落不下几个钱。去年,他流转土地200余亩,除去各项开支,纯获益40余万元。丰收后,孔志华感激而风趣地说:“是杨芳的苦味中药材,给俺铺就了甜蜜的致富路。”
“杨芳帮村里发展的中药材种植项目是个好产业,不但种药材的致富不愁,还解决了不少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说起中药材种植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孔德全感慨颇多,“过去村民忙完几亩地,要么闲在家里没事儿干,打牌看电视混日子,要么撇下老人孩子外出打工。这下好了,村南边有了药材基地,留守妇女就近去打工,既挣了钱又顾了家。”
“去年我没有种植中药材,可在基地打工,几个月下来,也赚了5000余元,能顶4亩多地的收入!”东李营村村民李凤英说起在杨芳的药材基地打工挣钱,很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