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鹏这孩子真不错,不但给俺送来了藕芽子,而且还亲自给俺栽上!”这几天,沈丘县周营乡王寨村王志军老人逢人便夸。
王志军老人今年82岁,今年4月2日,老汉一个人独坐在自家房宅坑塘边听收音机。从此路过的孔营村的王书鹏主动上前与老人搭讪,当得知老人房宅边的坑塘闲置多年时,两个年龄相差50多岁的一老一少因一个废坑塘结下了缘。
王书鹏是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租种800亩土地,从事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并在其中的50亩低洼地上栽培莲藕,被人称为“农二代”。当看到老人这儿闲置的坑塘时,喜欢开发废荒地且乐善好施的王书鹏便萌生了在塘内植藕、养鱼、养鸭的想法。
主意打定后,王书鹏劝导老人说:“这坑塘水面面积足有1亩,不但可以开发创收,而且可以美化环境、生态养息,一举三得。”一阵攀谈之后,老人愿意“听从”王书鹏的安排,同意开发利用这个废弃多年的坑塘。王书鹏也答应免费为老人提供藕芽子。
一晃几天过去了,“小伙子还会来吗?”正当王志军老人犯嘀咕的时候,王书鹏带着藕芽子风风火火地来了,并还亲自下水,足足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帮老人把藕栽上。
看着素不相识浑身沾满泥水的王书鹏,王志军老人说不出的感激。老人按照王书鹏的“生态种养”计划的“科目”,在坑塘里放养了300尾草鱼苗,并决定养上十几只鸭子。“俺不图卖钱,只图个热闹欢乐就中,这是书鹏的主意!”老人一脸喜悦地告诉大伙儿。
然而,让老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态种养”计划刚实施不久,同村82岁的王运才、76岁的王振昌两位老人,也模仿王志军,利用村边的废坑塘,在王书鹏的总体策划下,也搞起了“生态种养”,三位老头儿凑到一块儿,还孩子似的约定要互相PK。
这以后,王志军老人饭前饭后都要站在坑塘边“巡视”一番。开心地凝望着鱼塘,酝酿着鸭跃鱼欢的丰产计划,脸上绽出了幸福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对王书鹏的感激之情。(王向灵 谢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