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互联网+科普 > 正文

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守护新生命

来源: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订阅号 时间:2025-08-15 点击数:331

  什么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指感染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或细菌传染给婴儿。孩子的第一道健康防线,在生命诞生前就已悄然筑起,如不进行治疗,大部分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会在5岁前死亡;梅毒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先天性梅毒患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儿童容易在低龄时期患上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

一、什么是“艾梅乙”?

艾滋病

艾滋病(HI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HIV会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规范治疗可引发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未经治疗的孕妇,约有15-45%的婴儿可能在出生时感染,但通过有效的干预,感染风险可以降低到2%以下。

梅毒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会攻击全身脏器和器官,产生多种症状,引起皮肤、神经和心血管等多系统的损害。未经过治疗梅毒孕妇, 60-90%的胎儿可能受到感染,导致早产、低出生体重或死产。

乙肝

乙肝由HBV所致,具有传染性。根据病情进展为急性、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不同程度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感染HBV的孕妇,如果不接受治疗,约有90%的婴儿可能在出生时感染,很多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给未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二、如何预防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所有怀孕的女性都应在怀孕前或孕早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及时了解自身状况。一旦检测为阳性,整个孕期、产时及产后都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接受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监测,尽量将病毒载量控制到检测不出(低于检出线)的水平。孕晚期与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并确保在医院待产。宝宝出生后,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血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到孩子满12、18个月时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指导孕妈妈合理、科学的喂养方式。

梅毒的预防措施:

所有孕妇都应进行梅毒筛查,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如被诊断为梅毒,需尽早、足疗程治疗,首选苄星青霉素。若妈妈孕期已接受规范治疗和随诊,会对宝宝进行查体和TPPA及RPR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阻断,直到宝宝1岁半即可;对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感染者伴侣同样需要检测和治疗,以避免再感染。

乙肝的预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未感染乙肝的育龄妇女如果存在感染风险且抗体为阴性或者弱阳性时建议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孕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了解自身的感染状态。若孕妇为乙肝携带者,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对婴儿的影响。初诊的妈妈如果出现HBV DNA大于2×10的五次方IU/ml,可在孕24周开始抗病毒治疗。不能进行HBV DNA检测或无检测结果的孕产妇,可依据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结果于妊娠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妊娠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产妇的停药时机取决于妊娠期间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检测HBs Ag和HBe Ag 定量,如果HBs Ag和/或HBe Ag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可继续抗病毒治疗。如果HBs Ag和/或HBe Ag水平下降不明显,产后立即停药。

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抗病毒治疗。

乙肝感染妈妈所生宝宝,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首剂乙肝疫苗,并按规定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全程接种后一到两个月及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明确干预效果。

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夫妻双方应主动学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知识,树立健康观念。

安全性行为

避免高风险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

定期接受妇女健康检查,及时治疗任何生殖道感染。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毒、酗酒等不良习惯。

安全分娩

孕妇应该在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安全分娩,避免分娩过程中的感染。

五、国家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政策

婚前检查

婚前医学检查机构为新婚夫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产检支持

孕早期进行艾梅乙免费检测及咨询服务(逢孕必检)。

药物保障

为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免费治疗药物和部分住院分娩补助。

新生儿保护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抗病毒用药、奶粉补助和相关检测支持。

       一次产检、一剂疫苗、一份科学干预,就能斩断代际传播的隐形锁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保护未来生命的路上,尽一份力,让我们携手,为每一个新生命创造一个健康的起点。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