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富民强县的总体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强化收入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着力提升理财水平和保障能力,促进了沈丘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来看,全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收入完成55540万元,是年初收入预算的107%,比年初预算增收3830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4.6%,增收10965万元。从收入结构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完成9248万元,是年初预算的91.7%,比年初预算短收839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10%,增收842万元。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完成30335万元,是年初预算的107.8%,比年初预算增收2186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9.3%,增收6878万元。财政部门组织收入完成15957万元,是年初预算的118.4%,比年初预算增收2482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5.5%,增收3245万元。
2012年,年初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187012万元,加上上级新增各项补助,实际支出完成320188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38.7%,增支89338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301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40%,增支18378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7420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下降1.2%,减少90万元。
教育支出103223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47.5%,增支33235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3526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9.7%,增支808万元。
文化体育传媒支出3215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下降5.2%,减少178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235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2.8%,增支6367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44553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39.7%,增支12669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4632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1.5%,增支69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39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286.1%,增支1585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40424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67.3%,增支16264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2411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59.2%,增支897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078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下降7.3%,减少85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144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下降35.9%,减少1202万元。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0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下降28.6%,减少12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997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18.4%,增支15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4928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13.7%,增支592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579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7.8%,增支42万元。
其他支出353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下降30.6%,减少156万元。
年终预算执行结果: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收入5554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62314万元、专款收入100287万元、政府债券收入1205万元、上年决算结余2475万元,调入资金6000万元,全年可用财力合计为327821万元。全年公共财政支出320188万元,各项上解支出7500万元,全年支出合计为32768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3万元,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2012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 ̄ ̄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完善收入征管机制,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增收措施,完善财税部门收入联络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税收情况分析,及时掌握税源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断拓宽收入领域。加强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长。全县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8889万元,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公共财政收入总量在全省108个县市排第51位,在全市10个县市(区)排第2位。增幅在全省排第44位,在全市排第6位,收入质量在全省排第52位,在全市排第3位。
 ̄ ̄ ̄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教育、科技、农业的法定支出安排,加大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提高社会事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政法现代化装备水平,全面推进平安沈丘建设,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0.8%。
 ̄ ̄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一是落实奖励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奖励。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发展壮大。2012年累计争取节能重大示范项目、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796万元。三是提升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能力,积极争取上级工业发展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012年仅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就争取贴息440万元。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我县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纳税能力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纳税21243.9万元,同比增长35.1%。
 ̄ ̄ ̄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从服务城乡和谐、增加农民收入出发,把支农惠农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一是主动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支农资金。2012年,仅农业一项,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4442.25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用,缓解了农业资金不足的现状,改善了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二是积极争取农业防灾减灾资金,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仅小麦“一喷三防”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60万元,实施面积92万亩。三是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兑付工作提前完成。2012年,我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于当年2月底完成,共补贴种粮农民238563户,补贴耕地100.41万亩,补贴资金990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2032.36万元,亩均补贴20.24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871.38万元,亩均补贴78.39元。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四是“两免一补”扎实开展。2012年,县财政共拨付“两免一补”资金11340.28万元,其中:免杂费10021.95万元,免除学杂费中小学生321431人次;免书费797.43万元,资助中小学生164854人;一补资金520.9万元,资助中小学贫困寄宿生8402人。五是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及时兑付。2012年,我县小麦、玉米、棉花保险共计承保116.32万亩,共计投入财政补贴资金1886.76万元。
此外,县财政投入良种补贴资金1838.92万元,其中:小麦每亩补贴10元,玉米每亩补贴10元,棉花每亩补贴15元。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95万元,农机具购置奖补资金120万元。
 ̄ ̄ ̄切实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重点保障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解决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问题。2012年,新农合支出29889.1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11197.47万元。二是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将城市、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80元和87元。全年城乡低保支出6834万元。2012年,我县五保户分散供养7445人,每人每年1500元。集中供养1058人,每人每年2480元。同时,加大敬老院建设投入,并把敬老院服务人员工资187万元及办公费50万元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三是进一步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的发放工作。按提高后的标准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企业军转干部手中,为27名企业军转干部补交养老金13.5万元。四是做好就业保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年累计贴息贷款3003万元。财政出资对553位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回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 ̄ ̄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管。扎实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严格依法按规定程序报批调整,增加预算执行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扩大了集中支付覆盖面,优化岗位设置,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资金监管,源头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12年,共办理支付业务7283笔,计款244577万元。审核不合理支出396笔,计款326万元。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落实惠民政策。通过“一折通”把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理顺了资金监管渠道,确保了资金安全,提高了农民满意度。四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范采购程序,扩大采购范围。2012年,政府采购资金达12801万元,节约资金1256万元,资金节约率8.7%。五是积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12年,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评审中心全年共评审政府投资项目100个,送审投资额57244万元,审定金额49151万元,审减金额8093万元,审减率14%,财政投资评审节约财政资金的职能作用越来越凸显。
2012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得益于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自给率低,资金调度困难,我县的财政现状依然是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过日子;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人均财力水平和可统筹用于民生的公共财政收入仍然偏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善,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预算管理力度仍需加大,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仍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帮助,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监督和支持。
三、2013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13年我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水利、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科技、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平衡原则,2013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全县公共财政收入计划完成64982万元,比上年预算执行增长17%。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1098万元,地税部门完成36402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7482万元。税收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8%。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计划安排22227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87012万元增长18.8%。其中:全县公共财政收入安排6498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157290万元。
具体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07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24793万元增长73.7%;
公共安全支出489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5229万元下降6.4%;
教育支出78174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64621万元增长21%;
科学技术支出232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760万元增长32.3%;
文化体育传媒支出84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928万元下降66.2%;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2150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8004万元增长19.5%;
医疗卫生支出28507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28396万元增长0.4%;
节能环保支出1370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011万元增长35.5%;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85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565万元下降11.6%;
农林水事务支出20082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6867万元增长19%;
交通运输支出174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835万元增长109.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1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920万元下降22.8%;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3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260万元下降47.7%;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56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774万元下降26.7%;
住房保障支出7629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19970万元下降61.8%;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36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下降32%;
上解支出8000万元;
预备费支出1151万元;
其他支出28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33万元下降15.5%。
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是以保证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为前提,加上上级政策规定的各项补助,合计得出实有财力,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法定和重点支出的原则安排的。今年财政持续增收仍将面临很多困难。受财力限制,重点项目和部分支出存在一定缺口。此外,不确定支出因素太多,造成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财政困难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在预算执行中,收入任务必须确保完成。在支出方面,要有克服困难过紧日子的思想,各项支出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新的一年,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县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一是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作用,积极协税、护税,加强依法征管力度,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收入动态监管,堵塞各种漏洞。进一步拓展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强化监督管理、检查和跟踪问效,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完善融资平台体系,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加大对高科技、环保节能的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形成稳定可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切实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资产收益管理工作体系,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保障人员工资和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保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加大重点项目投入管理,促进重点项目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向投入;认真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临时预算追加,厉行节约,节俭办事,严格控制行政经费、“三公”经费等,把钱花在刀刃上,打造节约财政。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控制项目支出范围,做到专款专用,监督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
3、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加强部门预算,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三农”政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支付系统建设;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逐步扩大采购项目和规模,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
4、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大力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创新学习组织方式,健全学习考核机制,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打牢事业发展的人本基础。二是大力加强法制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财政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教育。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各项要求,切实规范财政管理行为。三是大力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各项廉政规章制度,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