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春喜通讯员郭力铭杨玉成)沈丘县凯旺电子集团员工李飞自幼家庭不幸,与爷爷相依为命。入冬以来,老人因病卧床。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公司党支部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全体员工发出捐款倡议书,企业党员带头解囊。第二天,饱含爱心的捐款就送到了李飞的家中。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员工更加崇德向善、爱岗敬业。”1月23日,凯旺电子负责人陈海刚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两个“更”字,生动诠释了党建工作给沈丘县非公企业带来的新变化。2014年,凯旺电子集团党支部通过开展“四信”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年轻党员丰富企业创新内涵,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纳税20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2.5%和95%。
“无论企业做什么,都得有骨干,党员力量是经过党组织考验和工作实践证明过的,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虽然自己不是党员,但乾丰暖通集团总经理管仲海和陈海刚一样,有着共同的见解。
正是基于大多数企业负责人这一发展共识,沈丘县委积极倡导在县产业集聚区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金丝猴集团、郑起港机等一大批企业纷纷申请成立党支部。
企业拿出专门经费支持党支部工作,成立党员活动室,供党员学习、交流、谈心;每年组织党员参加庆“七一”活动;每月组织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党员,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县106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而且都实现了“有队伍、有阵地、有保障、有制度、有活动”。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做出了骄人业绩。马华彬是华雪啤酒公司的一名党员,只有初中文凭的他业余时间钻研生产包装自动化技术,使原来的半自动化实现了全自动化,企业生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全国最大的聚酯网生产企业—河南华丰网业有限公司,22名党员全部在企业的生产一线和重要岗位上,他们工作认真,产品质量高、产量多,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员工。如今,在沈丘各非公企业内,共产党员已经成为先进、能力、荣誉的代称和普通员工心中耀眼的光环,许多青年员工纷纷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赋予了党建灵魂的非公企业不断聚集发展正能量,为沈丘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2014年,全县财税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8.8%,县产业集聚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抓党建、促发展,使非公党建成为企业发展最实的投入、最强的保障、最大的优势。”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表示,多年的持续创建,让非公经济党建由企业边缘地带向核心地带逐步转变,已成为引领沈丘非公经济繁荣发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