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又称评词。光说不唱,讲述形象生动,既有故事性,又有文学性和艺术性。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艺术形式,其演出场所多是茶馆书社或集镇街头。
演说评书的道具只有醒木一块,折扇一把,一个一尺来长的棍棒(有金属的、有木质的),堂桌一张,座椅一把。较为讲究的演员,有时桌上带有桌裙,椅子上带有椅褡。评书演员多采用抓拿擒打,吹胡子瞪眼的表演形式,使所说的内容生动形象。
评书这种曲艺形式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由安徽传入沈丘。抗日战争时期,阜阳的著名评书演员庞林府曾在沈丘李可庆的茶社内演说评书。评书的内容多为剑侠打斗之类,富有奇特的神话色彩。解放后,评书演员在党的政策指导下,提高的思想觉悟与文化水平,白天看书,晚上即可演说。演说中自觉剔除糟粕,力求语言简洁精练,准确无误。沈丘曲协评书演员咸丙楠曾在沈丘曲艺厅演说评书《三侠剑》、《西游记》、《平原枪声》、《湘江风暴》等书,深受群众欢迎,他虽已去世,但至今在沈丘境内仍有较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