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沈丘曲艺:小铙

来源:本站     时间:2015-01-12     点击数:1064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小铙也称为“乒乓钗”。自明末清初就由信阳一带传入沈丘。它的演出场所大部分是走村串户或在集镇地摊。演员左手持一坂小铙,用一根筷子击奏。演唱时用左手的食指与母指捏住小铙一边叶片。使其发出噗噗闷音。击奏点子无什么变化,只起节奏作用。右手进行手势表演,声调多用立嗓。

    最初小铙是用坠胡伴奏。唱腔也以坠子调为主,后因收入分成等问题,取消了伴奏。唱腔也逐步转化了各自为调,无板路之分的自由唱法。小铙能唱大部书,也能唱小段。能唱文戏,也能唱武戏。此曲种在沈丘颇受欢迎。沈丘曲艺协会唱小铙的演员张志坤演唱的《先宫段》、《鸳鸯扇》、《风雨十年》,刘明荣演唱的《刘公案》、《迥龙传》、《三顶穴》等节目在沈丘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据《中国曲艺志河南卷》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小铙在沈丘较为繁盛,艺人李元星、孟广兴、侯元兴、程水堂等都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出现了谢元荣、韩小红、李明珠等女艺人。谢元荣嗓音嚓亮,采用高腔唱法,唱腔遒劲有力,激越奔放;韩元荣嗓音浑厚,采用低腔唱法,唱腔婉转抒情:张志坤唱腔细腻委婉,以演唱《鸳鸯扇》、《风雨十年》等小段见长;刘明荣唱腔朴实雄浑,则以演唱《刘公案》等大书驰名。他们不仅在沈丘一带演唱,还经常到周口、郸城一带行艺。

    2011年小铙被宣布为沈丘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是县曲协主席王子友。

上一篇: 错怪板凳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