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摇晃,地在摇晃,大海在摇晃……
当我和徐处长跳下渔船、登上鸡鸣岛的时候,嗬哟,我突然感到,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摇晃,鸡鸣岛像个顶天立地的钉子一样,紧紧地牢牢地钉在大海上。
鸡鸣岛,背靠西山岛。鸡鸣岛,还可以说是个石山岛。岛上,石山耸立,峰峦错落,悬崖陡峭,碎石遍地。岛上,清泉喷涌,云蒸雾腾,流水淙淙,声若琴鸣。在岛的南边,修有公园、凉亭、花坛、草坪……还修有石桌、石凳、石椅、棋盘……当然,在节假日的时候,或在不能出海的时候,这里便是渔民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岛的东边,建有一座灯塔,高二十米,塔为白色,呈五角形,是船只南来北往的重要航标。每当夜晚降临,岛上灯塔红光闪烁,漂浮于海面波涛之上,格外绚丽,自然地诱导人们浮想联翩。也许因为海风凶猛,鸡鸣岛上不长杨树、柳树、榆树、槐树……唯独生长松树。我看到,在那石山上、峰峦上、悬崖上、峭壁上,顽强地生长着朝气蓬勃的翠绿翠绿的松树。徐处长告诉我,鸡鸣岛人掌握时间一般不看表,或者说很少看表,他们年年月月日日以公鸡啼叫作为劳动的起点、终点或休息点。于是,他们家家养公鸡、户户养公鸡,就是出海在船上也养公鸡。自然地,这个小岛就叫鸡鸣岛。
意外地,我听到了童稚的读书声。徐处长说,走,咱看看鸡鸣岛小学去。其实,鸡鸣岛小学就四间房,三大间是教室,一小间是教师的办公兼休息室。我们来到学校院子里,没有惊动正在上课的师生,隔着窗户往里看,年轻女教师正在朗读课文,教室里坐着二十多个学生,并且大小不一,眼睛里流露着求知的渴望。徐处长介绍说,全校就一位教师,二十多个学生,分作四个年级,一个年级就五六个学生,老师教过一个年级的课后,让学生做作业,再教另一个年级。学生们四年级毕业了,就要乘船上西山岛读书。下课后,年轻女教师风一样向我们走过来。她穿一身火红的连衣裙,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笑意盈盈的,宛若一朵漂亮的山茶花。她说,她在鸡鸣岛上成家了、扎根了。我望着眼前的一切,怎能不为之感动哩!
该上课了,我们离开学校,走向鸡鸣岛北边的鸡鸣湾。鸡鸣湾,状如一只雄鸡。湾里,船篷闪闪,鸥鸟翔集。湾畔,高崖耸列,黛石参差。高崖上,石梯盘旋,直下海滩。这时,我才发现,游人如织,笑声飞传。徐处长告诉我,鸡鸣湾又叫五彩湾,海滩上的石头多是彩石、圆石,小者如珠玑,大者像圆月,五彩斑斓,光洁可爱,这是海里石头经过潮吞浪卷慢慢磨成的,游人至此,谁不荷载而归 。徐处长说,你是不是也捡几个?我说,我还没有固定的家哩,先把它存在五彩湾吧,等我有了家,再来精挑细捡。哈哈哈,笑声随着海浪传向远方。
徐处长说,身在海上好捕鱼。我没有理解他说的什么意思。他解释说,渔民们在大海上,要是想捕鱼,那可真是容易得很哪!这时,他招呼来一条渔船,告诉两位渔民,说是让我看看“甩鲅鱼”。两位渔民笑了,随即让我登上他们的船……我看到,两位渔民,一位在船后摇橹,一位在船前持钩。钩上不挂鱼饵,只挂一个白布条。摇橹者发现了正追捕小鱼的鲅鱼群,就把船摇上去。持钩者用力将长线甩出,并迅疾收线,收得钩上那个白布条扑拉拉在水面上飞,鲅鱼以为是“小鱼”,立马扑上去咬住,岂料,自己被甩进了船舱。紧接着,持钩者再将长线甩出去……就这样,鱼儿很快就堆满了舱。我直看得眼花瞭乱,目瞪口呆。
海上还有一种燕鱼,它有两大特点,能以鳍为翅在海上飞行,夜间有顽强的追光能力。徐处长说,渔民吃鱼不用逮,鱼儿自然飞过来。其方法是,夜间摇船出海,在船上点盏灯,徐徐滑行,燕鱼就会迎着灯光,争先恐后地跳进船舱。徐处长还告诉我,他已给老邱头说好,吃过晚饭,表演“照燕鱼”。
我当然欣喜欲狂!(王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