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不小的雨几乎下了一夜,昨天我听着雨声,看着张恨水的《啼笑姻缘》,不知何时竟沉沉地睡去了。
早上起来,先打开了所有的窗,让新鲜的空气把我包围,然后换上美美的衣服,走出门去。家门前的小路虽是湿漉漉的,却不泥泞难行。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倒怀念起从前的时光了。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雨水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它关系着庄稼地里一年的收成,关系着我们一家四口的吃饭穿衣,关系着我和弟弟的求学之路。对于靠天吃饭的父母来说,祈求的就是一个风调雨顺。那时的农村多是羊肠小道,好多道路还是下地干活的庄稼人踩出来的。遇上持续时间不长的淅沥小雨还好,下过之后仅仅是湿了地皮,若是赶上了瓢泼大雨或是连着下了几天,那雨后的道路可就够走的了:深一脚、浅一脚,真有那种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有的时候一脚踩下去,还会扑哧一声涌出好多泥水来。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脱掉鞋子,光着脚丫在路上前行,因为那鞋是妈妈一针一线做的,心灵手巧的她总会在上面绣上好看的花样,我怎么舍得弄脏它?
渐渐地,我和弟弟都长大了,学会了分担。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里老大的我早早地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记得8岁那年,本是收割麦子的时候,却下了大暴雨,持续了好几天才停,父母的脸上那几天都没有笑容,因为这样一来,麦子肯定要减产的,这一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雨停了,村里的人都赶去了庄稼地,地里还有积水,好多麦穗都泡在水里,有的已经发霉了。大人们忙着收割,总得从老天爷手里抢过一年的口粮啊!我也顾不上自己的绣花鞋了,蹲在那里,学着他们的样子,一镰刀一镰刀地割了起来……那一年吃的都是发粘发霉的麦子,磨出来的面粉无论是蒸馒头还是做面条,都是黏黏的。从那时起,我似乎不再喜欢雨了,虽然它曾经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也牵动了父母心头的忧愁。
该上初三的时候,在城里教学的大表哥把我转到了他们学校。全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让我这个乡下来的丫头有些惶恐:同学中鲜有农村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吃商品粮的,他们走的都是柏油马路,下雨的时候,只有我的鞋子、车子上有泥巴,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后来再遇上阴雨天,我就在车子前面的篓子里放一根小棍儿,边走边刮掉和我那么亲的泥巴。其实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一直都很好,他们没有任何的嘲笑和轻视,这让我那颗脆弱又敏感的心得到了一丝安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了,在岁月的洗礼中,我渐渐地长成了有着心事的少女: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再是泥泞相伴,我——要努力!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一路前行,直到有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了孝敬、回报父母的能力。
后来,和生命中一直不离不弃的他结了婚,转眼间我的女儿也到了花季,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原以为会这么一直幸福下去,可是没想到家中突然遭了变故,父母相继病倒,支离破碎的娘家在风雨中飘摇,爱人也因出差摔伤进行了两次大的手术。那两年里我似乎又回到了8岁,站在泥泞的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多亏了亲人和身边好友的相助,才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感谢生命中每一次美好的相遇。
也许,泥泞的道路不好走,但我们在放慢脚步的同时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可以细数、回味那些感动过自己的人和事。此刻,我很想说一句:感谢泥泞!(朱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