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复杂多变,人生千姿百态。有些事情在情理之中,有些事情在意料之外,处之不妥,急于求成,往往被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大凡此时,不妨等一等。
在现实生活中,棘手的事相当多,一时很难拿定主意,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妨放一放、凉一凉,给自己留下空间,留下余地,待有了眉目,思路也清了,自己也醒了,再去处理,说不定会迎刃而解。
一个人不乏烦心事,烦到让人无可奈何,失去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若在此时强行处理,要么失之偏颇,要么感情用事,引发冲突。此时,该如何处理?还是一位朋友说得好,“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
其实,每个人“想去揍人”的时候都会有,即便你性格再温和,也不可能一生不冲动。理很直,明明必须那样做,偏偏他不为,甚至谬论一大堆,让人无所适从,能不冲动?本来就在气头上,他偏偏火上浇油,无名之火不点燃才怪!本就心结未解,他却又平生事端,变本加厉,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想大打出手。若真按当时情况草草处理,必当追悔莫及。
酒可以解百愁,是个好东西,但酒也可生事端,弄不好就是情绪的助燃剂。借酒寻事,或酒后失态,本不该发生的事偏偏发生,甚至无法收拾。酒后闹事要说情有可原,但本未饮酒,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去缓一缓,等一等,这不是十足的笨蛋吗?
“等一等”往往是人事关系的重要缓冲,是解决棘手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有时候反应太快,出手太快,回嘴太快,结果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缓一缓,怒气会消退;冷一冷,情绪会平复;放一放,头脑会清醒;凉一凉,思维会敏捷;等一等,答案可能就呼之欲出。
在年轻时候,这方面的教训不少。看不惯时,非要耍什么大侠风范,风风火火就出手,最后打抱不平往往出错,扰了别人的局,自己则落得一身不是。工作中有点不顺心,不管领导怎么解释,咋也劝不到心里,一股怨气非发不可,让领导失去了尊严,让自己失去了风范,真是嫩得可怜。在生活中有一个让自己欣赏多年的习惯,凡事不推不拖,今天的事情决不明天办,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长此以往,压力一环扣一环,浪费了精力,累坏了身体。干嘛如此执着,就不能缓一缓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等一等的事情很多,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时间可以拯救一切,弥补一切,也可以把很多不好办的事变得好办,把很多不该有的棱角磨平。何不把一些问题交给时间去处理!难道你能主宰一切,你有能力去主宰一切?即便你是个超人,也无法驾驭周围万事万物。电影中的超人,有时不也是头破血流吗?
比如与同事共事,谁都希望找到投缘的人,与自己性格相仿的人,甚至能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人,但生活不可能把所有你喜欢的人都安排在你身边,总要有一两个和你不投缘的同事。人如其面,哪能千篇一律,这就是自然法则。凡遇如此境况,你不能拒绝,又不能盲目融合,你要耐心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发现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坦然面对,从容应对,多方周旋,最终以适当的方式与其相处。
有句老话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固然不错,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等一等好,这样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判断。人大多都自认为聪明,这恰恰给骗子更多的发挥空间。骗子骗的往往就是自认为绝顶聪明的人,因为所谓的笨人往往死心眼儿,一是一,二是二,任由你说得天花乱坠。可自认为聪明的人就不同,他会想这是个好机会,自己不做别人就会做,何不抢占先机,捷足先登呢?这样一登,岂不正中别人下怀,从而误入陷阱?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在一个剧场里看演出,坐在后面的人总感觉看得不够清楚,就想法儿坐高点儿,或干脆站起来,这样依次影响,还不如大家都安坐更好。这就是生活中聪明人的一种“合成谬误”,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认为别人的路好走,也不问个究竟,坐下来想一想,耐心等一等,就去挤别人的路,甚至抄别人的后路。结果人家捞到了鱼,自己连虾也没捞到。
“等一等”是一种冷静,是一种睿智,是一种修为,是一种淡定。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有些事情需要你去判断,需要你去认知,需要你去冷静地思考。人世间有了这种淡定和修为,生命的广阔才得以体现。换言之,人的能力终归有限,不可能拥有一切,即便你有足够的胆量,世界也不属于你。要想有所作为,还是等一等、看一看好,看哪些是你需要的,是你能够收获的,是你能够得到的,然后再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坐观花开花谢、云卷云舒。(薛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