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坷坷,我终于找到了桂花村。
当我走进村里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整。老支书豪爽地大笑着迎接我。桂花村住的都是彝族人。老支书说,今天我们桂花村举办桂花节,马上就要进行山歌朗诵会。只见男女老少都身穿崭新的美丽服装,嬉笑着,簇拥着,向村中那棵巨大的桂花树下走去。桂花树上的大喇叭高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
桂花村,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横断山里,首府是西昌。说起西昌,也许有的人还不知道,如果要说那是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可能大家都会豁然开朗。在凉山,红军长征的时候,还曾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彝海结盟”大事哩!
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进入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四川省凉山彝族区,受到不明真相彝族群众的武装阻拦。而在当地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首领小叶丹,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绝不向阻拦红军北上的彝族同胞开枪,深受感动。当他亲自见到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对红军更是深怀敬意,提出与刘伯承按照彝族习俗“歃血盟誓”。
歃血,就是在举行盟誓时,嘴唇涂上动物的血,以表示诚意。刘伯承欣然应允。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红军先遣队队员和众多彝族同胞来到现场,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小叶丹又拿来一只公鸡,在湖边宰杀,俩人还喝了鸡血酒。接着,红军战士与彝族同胞栽下一棵棵桂花树,作为纪念。仪式完成后,小叶丹立即派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了三百里的凉山彝族区。
渐渐地,桂花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渐渐地,桂花树已栽遍山岭、沟坎、河边、路旁、公园、社区……
桂花树,在我国已有2500年栽培历史,其花有黄色、白色、红色,开黄花的叫金桂,开白花的叫银桂,开红花的叫丹桂。古人形容桂花树,“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独占三秋压众芳”。桂花树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极其馥郁芳香的珍贵树木,要是谁家院子里或土地上栽一棵桂花树,那就是“贵人家”的象征。在盛产桂花树的地方,青年男女常以互赠桂花表示爱情。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轻轻隐去。山歌朗诵会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朗诵的是一首战争年代的山歌:“叶绿枝嫩春风裁,手抚桂丫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桂花几时开。”仿佛意犹未尽,她又朗诵一首山歌:“桂花树上桂花开,桂花树下等哥来,桂哥哥哎,桂花跟你打狼豺。桂花开满桂花树,桂花树上蜂蝶舞,收军鞋喽,阿嫂阿妹擂战鼓。”这时,一位姑娘唱道:“月亮出来照山坡,仰望桂树想阿哥,一阵轻风吹过来,阿哥为我把头梳。”接着,一位大嫂子朗诵道:“村似小船云是海,桂花香气伴风来,轻舟一叶向阳去,万顷波涛浪花开。”接着,一位中年汉子走上台,朗诵道:“座座高山耸入云,太阳光辉照山林,沿着幸福大道走,我唱山歌谢党恩。”一位小伙子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跳上舞台,表演着唱道:“春夏秋冬绿浪翻,汗水浇肥山上田,桂村新楼排排起,欢歌笑语庆丰年。”
谁也不甘心落后,登台的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优美的山歌一首接一首,或朗诵,或歌唱,或表演。朗诵会开得热火朝天。
太阳偏西了,太阳挂到西边的树梢子上了。我顾不得参加完山歌朗诵会,更顾不得参加晚上的篝火联欢会。我只好与老支书握手告别,只好与全村人挥手告别。我还有新的任务哩!
也许全村人在为我送行,陡然,大喇叭里又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
(王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