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清流郭外斜。这里是沈丘县纸店镇卢庄行政村。这是卢庄吗?原来那尘土飞扬、垃圾乱堆、沟内全是臭水的现象怎么不见了?
以前的卢庄,有新房子没有新环境,有新农村没有新农民……与此同时,沈丘县还有无数个“卢庄”,经济虽不断发展,生活环境却不断恶化。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盛宴的同时,内心深处无时不呼唤着对宜居环境的向往。
面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沈丘县从2013年10月29日开始,三年内分三批选取了189个试点村,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活动,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100余万元,效果显著。
“洁”出形象
8月26日,星期三,上午8点整,沈丘县莲池乡田营行政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把各自的垃圾桶准时推到家门口。该村轮值保洁员徐乃公,亦准时开着垃圾收集车,逐门逐户将垃圾收到车上,运到乡里的垃圾中转站。
“我们村共257户人,家家都配有小型垃圾箱,村里还配了4名专职保洁员。平时,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就放进自家的垃圾桶,每周一和周三的上午8点整,保洁员会按时将各家的垃圾收集清运。”田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褚全华说。
经过两年多实践,沈丘县已形成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和乡镇自我消化相结合的垃圾规范化处置新格局,每个乡镇都建设1座以上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每个中转站配有2辆以上垃圾收集车。
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全县试点村建设5000多个垃圾池,清理垃圾64多万吨、秸秆100多万立方米。
有了完善的垃圾处理机制,各试点村村容村貌的改变效果立显,房前屋后堆放的垃圾不见了,昔日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水沟变成了绿意盈盈的乡间小溪。那些多年外出的沈丘人回到家乡,被眼前的洁净“吓”了一跳。
“绿”出韵味
北杨集镇倪寨行政村,村里各条主次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大叶女贞整齐排列,每隔不远还有一个小花坛,里面种植的各种花卉争相斗艳,分外引人注目。
“这些花坛都是村民自发出力修建的。自从改善人居环境活动开展以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你看,现在俺村收拾得像个小公园一样。”倪寨村的绿化管理员胡次元告诉记者。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沈丘县将农村“生态文明” 建设当成一项基础内容来抓,统筹协调林业、工业、公路等各相关部门的绿化项目,分批分次逐步完善农村绿化建设。
据了解,该县2015年仅林业局一家单位,就推动了北杨集乡倪寨,莲池乡田营,卞路口乡肖门、大郭庄、孙庄等5个行政村林业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并通过创建积极向上筹措绿化建设资金,共支援5个村庄大叶女贞2250棵、红叶石楠1250棵、广玉兰50棵、栾树500棵。
经过近三年努力,沈丘县189个试点村的道路两旁、坑渠河边、房前屋后等,都种植有各色各样的绿化树木、花草,绿色的村庄,处处都是风景。
“畅”出通达
“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家里就算收拾得再干净,一下雨到处是泥。”纸店镇卢寨村村民邹巧对记者说。
转机出现在两年前,沈丘县在全县选定试点村开展改善人居环境活动。纸店抓住机会,将卢寨作为试点村。
“现在村里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大路小路都硬化,直接铺到家门口,俺家的小汽车都能直接开进自家的院子里。”邹巧自豪地说。
沈丘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攻坚计划。2014年,该县整合扶贫、交通、国土、发改、农综等单位农村公路项目投资1.28亿元,修建通村公路287公里,同时编制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县所有贫困村涵盖在内,规划2015年至2017年修建农村道路1048公里,实现所有自然村之间道路通达。
“2015年,我们计划投资2.3亿元,完成县财政配套突破1亿元,修建通村公路516公里,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热切期盼的农村公路问题。”县长刘国庆告诉记者。
“亮”出心声
在卞路口乡大郭庄行政村,每当夜晚到来,村子里的太阳能路灯就全部亮起来。饭后休闲的村民便会聚到村文化广场参加各类活动。该村目前共安了47盏太阳能路灯。
“实施亮化工程,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而且为村民晚间出行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生活方式也由此改变。”村党支部书记郭洪亮一语道出了村里的新变化。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农村夜间亮化工作,投入人力物力,对前期亮化基础较好的行政村路灯进行检修,保证正常使用;对由于各种原因还未实现亮化的行政村,通过群众集资、政府出资、成功人士捐资等形式,整体推进,划定期限统一安装新式节能路灯。同时,电业部门在合理范围内适当下调农村亮化设施用电价格,减轻群众负担。
随着一批批亮化工程投入使用,一排排路灯景观线的建成,一盏盏路灯以崭新靓丽的姿态显现在村民面前,沈丘乡村呈现出道宽路敞、路灯明亮的美丽夜景。
“美”出品位
“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漫画、 “公民道德规范”、“中国梦”、“新二十四孝”……一块块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成了老城镇前谷营行政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前墙上到处是乱七八糟的广告,现在都刷成文化墙,不光看着心里舒坦了,还能时时刻刻引导着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该村党支部书记韩留心说。
在沈丘县189个试点行政村,文化墙是村内景观美化的“标配”,为了让村民内心也随着活动的开展“美”起来,沈丘县还组织开展了“文艺轻骑下基层”、“知名网友走基层”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等形式,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现在整治环境我们村里人都是争着干,自己家里的卫生更是不用说,你看为了争墙上这个小牌牌,我可是费了好大劲儿啊!”前谷营村民李学明指着自家墙上的“卫生文明户”的牌匾自豪地说。
在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沈丘县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制度,做到“有章理事”;通过聘请专职保洁队伍,做到“有人管事”;通过创新“五个一点”筹资方式,即财政拿一点、群众集一点、单位帮一点、企业扶一点、成功人士捐一点,保障了资金投入,做到“有钱办事”。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沈丘的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正逐步朝着‘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目标奋进。”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说。(记者 韦伟 通讯员 肖飞 张磊 辛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