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闫立超带领市人大调研组到我县调研农业灌溉地表水利用及灌区建设情况,市水利局局长刘贡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四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素清陪同调研。
调研中,闫立超一行先后深入沙北渠首闸、石槽集乡灌区渠道与高标准农田衔接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现场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县农业灌溉地表水利用及灌区建设情况,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短板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副县长李怀坤就我县农业灌溉地表水利用及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的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深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水”部署,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聚焦地表水高效利用,统筹推进“五大工程”建设,构建“蓄引调节灌”一体化水利保障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水利根基。
据了解,我县目前现有3处灌区,总控制面积59.4万亩,均为灌排结合、以补源灌溉为主的大中型灌区。其中,沙颍河两岸的沙河槐店大型灌区,规划设计灌溉面积47万亩;汾泉河两岸的泉北、泉南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5.6万亩、6.8万亩。灌区采用“井灌为主、渠灌为辅”的灌溉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渠道与天然沟河输水,实现引水灌溉与蓄水补源;同时依托地下水发展井灌,通过河沟排水与井灌代排调控地下水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效益实现双重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闫立超在座谈会中指出,要切实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确保市委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重点推进老化设施更新、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真正做到“旱能浇 涝能排”。闫立超强调,市水利局要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掌握各地情况,合理规划灌区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十五五”规划,推动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度融合,筑牢粮食安全“水屏障”。(窦健康)
▌文章为沈丘县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