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乡镇动态信息 > 正文

付井镇:小香菇撑起增收“致富伞”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1-08     点击数:1248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付井镇:小香菇撑起增收“致富伞”

  11月7日,暖阳高照。走进付井镇九里村生态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一栋栋同款大棚内依次排开。棚里的简易骨架上,一根根菌棒摆放整齐,菌棒上一朵朵棕黄色的小香菇探出“脑袋”,犹如一把把“小伞”,个大肉厚、肥硕饱满,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龚爱民和妻子齐军华正领着几个工人在菌棒之间忙碌着采摘、搬运,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龚爱民是全镇赫赫有名的“香菇大王”。“这次种了6万多袋香菇,眼下正在采摘的是第一茬。刚才电话里跟他联系的,是相距20多公里的沈丘县城一家通过微信提前订货的超市。”龚爱民告诉记者。

  望着基地一角自建微小冷库里临时贮存的1500多公斤小香菇和平菇,龚爱民的妻子齐军华喜笑颜开:“这些都是给客户提前采摘好的新鲜菇,马上就过来收购运走,微信转账,很方便。今年的平菇的售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达12元以上,平菇的价格每公斤5块多钱,还都是上门订单收购,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可观。”

  据悉,今年59岁的龚爱民和妻子齐军华,从事食用菌生产已有10多年了,有着丰富的栽培经验和过硬的栽培技术。起初由过去的小打小闹,逐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生产。后来,他不仅建起了香菇、平菇临时贮存小冷库,还成立了家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

  前几年,夫妻俩凭借着聪明的头脑、敢闯敢拼敢干的韧劲,并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他流转村头10多亩薄田,盖起了13个标准化香菇、平菇大棚,并以外地木材加工厂和当地种田大户遗落的锯末、玉米芯为主,从事规模食用菌栽培产业,年均栽培原料20万公斤,收入达50多万元,当年就回本了。

  “就拿小香菇来说,一斤原料可以生产种出来半斤香菇,一个菌棒用原料4斤重,可产2斤香菇,最低售价12元。我们现在种植的香菇品种优、栽培周期短、菇盖大肉质厚等特点,深受众多批发商的喜爱。”龚爱民笑着介绍道。“现在的4个香菇大棚里码放有5万个菌棒,全部自己用半自动机械装袋,不光能节省成本,还能给我们村的剩余劳动力和脱贫户增加原料粉碎、装袋、管理、采摘、等精细`零碎活’劳务收益。”

  谈起平菇种植技术,龚爱民的妻子齐军华细说端详:“平菇要长得好,不仅要有好的培养料,还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她还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喷淋滴灌,确保大棚温度适宜平菇生长。”“要想平菇效益好,就要菌棒制作上下功夫。”齐军华说,为了实现平菇质量数量上水平,在菌棒制作上,她将玉米糁、麦麸和玉米芯等按比例加水打碎,再加生石灰发酵并打包成袋,之后进行高温蒸煮。此外,为保证每天出售的平菇新鲜度,齐军华每天晚上还会和收购客户采取提前打电话预定方式,并根据订单数量提前采摘后送货上门。

  当日,食用菌栽培种植基地,四五名留守妇女采摘鲜菇、搬运、清洗、打包、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俺空闲没事的时候在这里栽培、管理、采摘,啥活都干,半年能拿一万多元,家里农活啥事儿也一点儿不耽误。”今年70岁的杨秀英兴奋地告诉记者。

  “接下来,我准备带领合作社成员发展多元化种植,能够把食用菌栽培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在增收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奋进前行,助力乡村振兴。” 龚爱民向记者介绍,“平时附近的一些村民会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只要他们愿意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真经传授给他们!” (谢辛凌)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4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