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党工作是我的天职和义务。”这是刘彩琴的立身之诺,也是她的做人之本。
刘彩琴,1975年10月高中毕业参加工作,1977年8月入党,2013年12月退休。她从一名临时工、合同工、农业技术员做起,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最初上班,刘彩琴只是临时工,1976年被县农业局招收为技术工人,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被聘任为干部。在乡镇做过妇联、团组织工作,做过宣传委员、副镇长、副书记、人大主席、镇长……几乎把乡镇所有的工作岗位做过一遍,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赞扬。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市纪检监察先进个人;被省、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巾帼功勋”等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市二次、三次党代会代表、省八次党代会代表、省妇代会代表、省“优秀共产党员”、县政协常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尽心做好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中可以有困难,但不可以有失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彩琴接受任务从不讨价还价。在领导眼中,她是最完美的基层干部形象,是党的优秀基层干部代表;在朋友眼中,她是女同志中的“拼命三郎”,非常敬业的好干部……
刘彩琴在基层工作了36年,本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百姓的炽热情感,她总是冲锋在前,在工作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迈过一个又一个坎坷,担当最困难的工作。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从未有过丝毫怨言,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女性而降低过标准,努力把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不留任何遗憾。
在基层工作时,让刘彩琴最难忘的是她在乡镇工作中20多年的“片长”生涯。“片长”一职,在组织部的公文里你找不到这个称谓,是乡镇根据工作需要把辖区的村庄进行分片,然后分包到干部进行管理,是行政级别里排不上的最小的官,却承载着巨大的任务。1991年时任纸店镇宣传委员的刘彩琴被领导任她为“秦庄片长”。
“一听说让我负责秦庄这一片,头嗡的一下就懵了!”刘彩琴至今记忆犹新,原来当时秦庄“片”是个难剃的头:四个行政村,两个半处于瘫痪状态。其中卢庄村的群众在1990年7月打着旗到镇政府上访,拒缴提留款,谁也不敢当村干部。镇里多次派出工作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听说她来当这个“片长”,一个要好的同事拉着刘彩琴说:“你快给领导说说,这个工作不能接,是个掏力不落好的差事。”当时她也犹豫了,去还是不去,她思考了一上午,心里默默地说:“我是个党员,要是工作没有困难,组织上也不会让我去,要是就这样撂挑子,真对不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于是,刘彩琴召集驻片工作队员进行讨论,研究办法,她们改变以往驻村先定村支书再进行工作的思路,决定先选出村民组组长,然后再组成班子。从此刘彩琴带领大家吃住在村,给村民们讲透彻他们来的目的、工作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机成熟后,刘彩琴和他的工作组及时召开大会,选出了6个组长,然后又成功选出的村支书,及时指导和帮助新成立的村班子清理化解债务,照顾到各方利益,债主满意了、村民满意了、镇领导满意了,该村从此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仅是在纸店镇的秦庄村,还是在新安集镇的下溜村、三大夫营,白集镇的杨楼村等一个个曾经有名的乱村、“瘫痪村”,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这些村庄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都逐渐从落后变为先进。
“作为一名检察官,职责就是给群众办事,要眼睛向下,多为人民解忧,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当做天职和义务。”
2006年4月份,组织上调刘彩琴到沈丘县检察院工作,担任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计财科。工作环境变了,但不变的是工作作风,刘彩琴靠着敬业、严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分管部门的同志兢兢业业,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在全市检察系统每年都是先进。刘彩琴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为检察院每位干警建立一份廉政档案,在全市检察系统第一家创立了纪律监督员制度,聘请1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检察院纪律监督员,对检察干警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给予监督;探索推行办理自侦案件的案前承诺制,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她所分管的三个科室连年被市院评为先进单位。
“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有责任做好。” “工作中没有困难,那就不叫工作了。”刘彩琴无论在哪里工作从来没报怨过,她认为工作中有困难、不好解决是很正常的事,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有能力、有责任想办法来解决,只要真心去做没有解决不了问题。全县检察系统开展公开检务工作开设便民服务点,刘彩琴分包石槽集乡34个行政村,她亲自带队到该乡开展工作,不巧的事刚到乡里就下起了大雨,面对特殊情况她心想:“抽出一天时间不容易,说什么也得完成任务再回去。”于是,她带领着工作人员冒雨跑完了余下16个行政村,把16块便民联系版面在指定位置安装好,并发放了100多张联系卡,直到晚上8点钟才回去县城,按期完成了任务。
2010年5月,检察院为加强检察院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分工,刘彩琴带着对群众的关心、关爱之情,分包了3个乡镇,带领分管的部门干警走进村组农户,了解社会治安状况,聆听群众呼声,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走访中,刘彩琴了解到这样一件事:范营乡农民黄某在乘坐出租车时被民警拦截后带到派出所进行盘查、留置。原来黄某在乘坐出租车前,该辆出租车拉载了在逃人员,民警误将其当成在逃人员,为此黄某窝了一肚子火,一定要讨个说法。刘彩琴查明事实真相后,迅速与公安部门沟通,督促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取得了黄某的谅解,避免了一起上访事件。
“作为一名园区建设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站位全局,竭尽全力,用公心和爱心破解矛盾,推进工作。”
由于刘彩琴无论做什么,都特别认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2006年,沈丘县组建产业集聚区,县委任命她兼任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协调产业集聚区的外部环境。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反而说这是组织对她的信任。
当时的产业集聚区,房无一间、路无一条,一切从零开始。刘彩琴拿出在乡镇工作时的拼命精神,跑土管局、电业局、城建局等多个单位,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园区从2006年4月16号开始动第一锨土,到6月27号第一家企业入驻仅仅用了七十天时间。
园区建设征用土地等群众性工作,要求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刘彩琴每一天都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不分昼夜,玩命拼搏。2008年3月份,园区一家企业投资1.5亿元扩建生产线,需要的50亩地上一半是当地群众精心培育的花木,征用阻力非常大。她带领工作人员俯下身来,化解矛盾,耐心给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最终使企业扩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2011年元月份,正值全省“两会”召开期间,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施工人员出现意外死亡,职工家属与企业因经济赔偿发生严重纠纷,引发集体上访苗头。紧急时刻,组织上要求刘彩琴牵头,组织检查、公安等6家单位限时协调解决。她与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方案、采取措施,连续工作30个小时,终使双方达成协议,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确保了企业正常施工。
在做好协调园区外部环境工作的同时,刘彩琴还要承担着园区的接待任务,特别是2012年4月份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1号楼投入使用以来,各级领导视察、外来客商考察、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一拨接着一拨,一轮接着一轮。刘彩琴和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班时间,随时待命,从不丝毫马虎,把接待任务作为展示沈丘形象的名片和招商引资的平台。
“人生是一种选择,这辈子我就图对工作和事业问心无愧,至于对亲人和朋友的愧疚,我都记在心里,只有到退休以后去弥补了。”
几年来,刘彩琴既要把检察院党组交给的工作做好,又要负责协调处理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数不清的困难和问题,双重的工作岗位,巨大的工作量,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停的奔波劳累使她患上了高血压、心肌缺血、胃病、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但面对急需处理的工作,只要不是站不起来的病痛,她都不忍停下来休息,很多时候就是吃点药,病情重时才在中午或者晚上打点滴,尽量不影响工作。
面对这些,朋友们劝她说:“你在检察院工作的好好的,不在园区干谁能咋着你!恁大岁数了又不求进步,图个啥?”
刘彩琴笑笑说:“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人生是一种选择,这辈子我就图对工作和事业问心无愧。”
工作中她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生活中帮助别人从来不图回报,自工作以来,近40年的生涯里,工作始终是她人生的全部。多年来,为了做到问心无愧,刘彩琴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和节假日,很少有时间和亲人、朋友们沟通。作为女儿,很少专程回家看望八十多岁的父母,偶尔一次也是匆匆忙忙,待不上多大会儿。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容、留恋的眼神,她经常为不能对父母尽孝感到心酸。作为一名母亲,刘彩琴又时常感到未能对独生女儿尽责而愧疚,就连女儿结婚这样的大事,她因一家企业入驻需要解决各种问题,也仅仅请了半天假就匆匆参加了婚礼,下午就随产业集聚区的班子到外地考察园区建设去了。
“无论在哪里工作,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利益。”
这是刘彩琴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以前在乡镇工作,还是负责工业集聚区工作,她总是首先考虑群众利益,关注弱势群体,甚至还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都劝她说别那么较真,少得罪些人有好处。
面对别人的议论,刘彩琴坚定地说:“如果搞好人际关系是要拿原则做交换,以损害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我宁愿得罪人。”
在众多亲戚朋友的眼里,刘彩琴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谁有个事情都想找她帮忙。1994年,刘彩琴本村二姐的儿子,因两个女孩还想要第三个,不想做结扎手术,掂着苹果、鸡等丰厚的礼品,找到纸店镇分管计生工作的副镇长刘彩琴“通融”。刘彩琴把礼物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还批评了一通,更别说给他说情办事了。出门时二姐儿子气哼哼地说:“不近人情味,我没有你这个亲戚。”
不了解刘彩琴的亲人们骂她“无情”,可是那些素不相识的群众却亲切地称她是自个的贴心人。2003年秋季暴雨成灾,白集镇有9所小学房屋倒塌,1000多名小学生不能正常读书学习。任镇长的刘彩琴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冒雨察看现场,不辞劳苦多方筹措资金190万元,新建校舍4209平方米,全镇9处小学、3处中学危房问题得到解决。在镇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拨出3万元专款慰问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孩子们上学安全了,群众非常满意。
2009年8月,沈丘县新招商引进的能能可丁企业在工业集聚区建厂时,由于急于投产,没等群众把田地里的树苗迁完就动工,结果使群众的10多亩树苗毁于一旦,损失十几万元,激起了群众与企业的矛盾。当受害群众找到刘彩琴时,她立即带着有关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耐心地与企业和群众讲政策、讲法律,让双方感到及时化解这个矛盾对企业和群众的好处,最后企业认识到处理事情的不妥,主动承担了事件的责任,赔付受损失群众万元,项目建设也顺利开工。
“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是完美,我做什么事情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刘彩琴说,她的追求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可能的做到最完美的结局。把任何一件事情都做到完美,做到问心无愧,是她毕生的追求。 (艾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