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丘 访 谈
——访产业集聚区主任吕孝坤
记者:吕主任您好,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区可以说已经成为拉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请您介绍一下沈丘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吕孝坤:沈丘县产业集聚区以县城兆丰大道为轴线分为“一区两园”,北区为聚酯网特色产业园,南区为综合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7.3平方公里,已建成10.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家;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3.5亿,税收2.56亿元。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今年1至10月份,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8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3亿元,增长31%,实际完成国地税收入2.8亿元,增长35%;从业人员达到2.88万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三项指标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位,国地税收入居全市第二位。
记者: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重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己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窗口、农民进城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显示出巨大的综合效应、强大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请您谈一谈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你们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吕孝坤: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把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基础支撑作为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的重要工作,加大了产业集聚区生产性、生活性和行政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亿元,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和职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休闲健身器材设施齐全;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了80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46家县直单位集中入驻,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企业服务和便民服务更加快捷便利。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其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商。我们把食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全力做大做强。目前产业集聚区己入驻金丝猴食品、秋迪糖业、华雪啤酒等26家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糖制品、豆制品、面制品、清真食品等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产业链条。今年金丝猴集团已与美国好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好时公司投资50亿元,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亚洲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基地。其二是亲情招商“凤还巢”。 我们充分发挥沈丘在外人员的人脉优势,开展亲情招商,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设立招商分会,常年招商,引导老乡回归创业。上海金丝猴集团董事长赵启三、深圳凯旺集团董事长陈海刚、上海申驰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晓军等一大批沈丘在外成功人士先后回乡入驻产业集聚区,新上投资11.68亿元的清真休闲食品项目、投资3.5亿元的光电产业园项目、投资3亿元的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其三是产业招商补链条。我们围绕食品加工基础较好的产业优势,以金丝猴集团为龙头,着眼延链补链,先后落地建设投资7.8亿元的河南金裕安全功能性彩印包装材料项目、投资4.2亿元的山东龙力木糖醇项目、投资1.2亿元的金丝猴物流园项目。
记者:招商引资是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们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那么在今后的招商引资方面我们产业集聚区将如何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吕孝坤: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我们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创新思路,站位前沿,抢抓机遇,围绕主导产业大招商、招大商,实现以招商促转型,以开放谋跨越,勇当全县开放招商的排头兵,再掀产业集聚区建设新高潮,为实现沈丘富民强县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下一步,我们产业集聚区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的复杂形势和不利影响,加快沈丘经济社会发展?
吕孝坤: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持续、提升、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为动力,着力培育食品、特色聚酯网和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将按照“一个载体”、“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要求,采取规划一步到位,开发有序推进的方式,不断夯实集聚区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的路网、电网、管网和污水处理、变电站、自来水厂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大楼和职工公租房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23亿元的金沙港湾新型社区建设,让农民进得城、留得住、扎下根;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沈丘的“产业高地、经济重地、宜居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