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幸福就在一瞬间

来源:本站     时间:2017-11-27     点击数:958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平凡生活也有幸福,有时幸福就在一瞬间。

  一

  上班忙碌了一周,周末不自觉间便放松了。周六上午孩子不用补课,早上没有像往常那样早早起来,就睡了会懒觉。不过也许是习惯了早起,到7点多时,感觉完全没有了睡意。转头看看妻和孩子,还睡得正香,好像还在美梦之中。索性自己先起来了,蹑手蹑脚地,不敢发出一丁点儿声响,生怕惊醒了妻和孩子的梦。

  接水,打火,淘米,下锅,洗菜……做了几次早饭,慢慢也熟悉了程序。正切菜时,孩子过来了,问要不要帮忙,我说早餐简单,一个人对付已绰绰有余。孩子说要陪着我,便从餐厅搬了把椅子,放到我的旁边,坐在椅子上看着,不时提醒我注意,不要切到手了,言语中满是关切,感觉心里暖暖的。

  做饭虽不是什么体力活,但厨房内又闷又热,没多久竟弄得浑身是汗,多多少少有点儿洗桑拿的感觉。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中到大雨,隔着玻璃看看天,现在的预报还真是准,刚才还明亮的天空竟渐渐暗了下来。孩子也注意到这一变化,惊奇地大声叫着,指着从西南方向压过来的一大片黑云让我看。

  我问孩子天空中的云像什么,孩子说像雾,我笑了笑说雾好像是白色的,这可是乌云哪!孩子有点儿尴尬地笑了笑,也感觉到自己说的不对,忙纠正说像大大的黑色的幕布。

  正说笑时,窗外霎时起了大风,豆大的雨点紧跟着落了下来。

  孩子向外看着,不知为什么竟如中了魔法般喊着:“加油!加油!”忽而又高喊着:“胜利了!哦,胜利了!”手舞足蹈地蹦跳着。孩子的举动搞得我一头雾水,甚至吓到了我,以为孩子脑子出了什么问题。

  顺着孩子的目光,我才搞明白孩子是在看窗玻璃上的雨点。雨点打在窗玻璃上,一滴滴连起来,渐成了线,斜向下流动着。孩子把窗玻璃看作了赛场,把小雨点当作了运动员,把自己当成了忠实的观众,坐在看台上煞是有趣地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为场上的运动员加油助威,庆祝胜利。

  孩子原来也有和我们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看着孩子笑得那么开心,我也禁不住笑了。

  窗外,雨越下越急。窗玻璃上没有了雨点,雨水如瓢泼般沿着整块玻璃往下流着。给孩子带来无限快乐和幸福的比赛已经宣告结束了。

  雨,被风吹着斜斜地向前飘,如波浪般,一波高过一波。令人不禁赞叹: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致!呵呵,这也许是我的快乐和幸福吧。

  二

  饭菜都做好了,便和孩子搬了两张凳子到楼顶。风吹去了身上的汗,身体顿时觉得干爽了。我和孩子看着雨点从天空神奇地飘落下来,又如孩子般快乐地击打着地面,开出了一朵朵开心的雨花。这种感觉真是很特别。

  楼顶上的小菜园里种的丝瓜秧又长长了不少,顺着竹竿已经爬到了给它特意搭的架子上,丝瓜秧最顶头上的一根青青的须像触手般在铁丝上缠绕了两圈。

  风很大,雨也很急,丝瓜秧被风雨撕扯着,头上的须却依旧顽强地牢牢地抓着铁丝。

  “老爸,快帮帮丝瓜吧,风把它的须吹断了,丝瓜抓不到铁丝了。”孩子指着丝瓜秧急急地说,眼中满是期待。

  我循着孩子的手指方向看去,原来是丝瓜秧禁不住风吹雨打终于松了“手”,丝瓜头随风摆着,如触手的须努力伸向铁丝,却一直没能抓住。风雨中,丝瓜秧显得很无助。

  我冲入雨幕,用布条把丝瓜秧固定在了铁丝上。丝瓜秧迅即停止了摇摆,紧紧地攀附在铁丝上。风和雨再也奈何不了它。

  待我从雨中重回到座位上时,孩子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尽管身上湿漉漉的,但我还是冲孩子笑了笑。

  三

  “老爸快看,好可爱的小蜗牛!”孩子又一次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喊着。

  哦,墙壁上有一只很小很小的蜗牛。细看时,竟发现小蜗牛在缓缓向上爬着,还不辞辛劳地拉着它的“小房子”。它那么小,小的让人不由生出一份怜悯。

  “墙上面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好玩的地方,小蜗牛为什么还要往上爬呢?”孩子仰头往上看了看,一脸不解地问我。

  “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时语塞,算是问自己,也算是反问孩子。

  孩子仍一脸不解地看着我,等待着。

  “你知道登高望远吧?你不是爬过山吗?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妙?”孩子好像听懂了。

  “登高望远或许就是小蜗牛的目标,它也想体验体验那种感觉呀!”孩子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小蜗牛已经爬到了墙壁中间,尽管有风吹有雨打,它仍缓缓地一点一点向上爬着,努力而坚定。

  四

  雨像夏天的暴脾气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上午早早就停住了。

  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和妻商量下午带孩子去图书馆读书,争取走在教育改革的前面。

  路上和妻商量让孩子看什么书。妻推荐孩子看霍达写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说自己是刚上初中时看的,印象很深。我则向孩子推荐了我初中时候读的另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因我也是出生在上世界70年代,对小说中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所经历的缺吃少穿的艰辛生活感同身受,那一幕幕如电影般烙在了我的脑海中。没有赶上那个年代,应该说孩子是幸福的,也值得庆幸,但同时我又感到可惜,因为挫折和苦难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也是我向孩子推荐该书的原因。

  图书馆里人很多,桌子旁坐满了,还有人在书架旁驻足,或目光上下左右巡视着,或手拿书翻着,看得很是投入。

  在阅览室门口的机器上,我查了查《穆斯林的葬礼》和《平凡的世界》,显示都有存书。我确定了大体位置,便到图书架上逐架逐行查找。

  孩子随手拿了本书,倚窗看着,看封面好像是本有恐怖情节的书。真是一个好奇的年龄哟!

  在图书小说区,我耐心地查了一个多小时,几手过了一遍,却也没有找到。不会是让人借走了,图书架上没有吧?带着这个疑问,我询问了阅览室管理工作人员。他们说应该有,因图书摆放不规范,找起来确实挺费劲。

  又找了会,还是无果,我便也随手拿了本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挨着孩子倚着窗翻看着。孩子好像也换了本书,不知道书名,反正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古人云:开卷有益。看什么书也许无所谓,图书馆中的图书也许都可以看,关键是有读的氛围,养成读书的习惯。

  手里捧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读着,品着,应该也是幸福的,你说呢?(李扬)
 

上一篇: 新正气歌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