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沈丘县工商局以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线,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在降低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做文章,强力推进“放管服”工作,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有效投资托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增便利,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是从市场准入环节着手,进一步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2017年1月1日至今,全县共办理各类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10219户,其中新设立登记7326户,其中企业1119户、农专社462家、个体户5743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6%;变更2893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9%;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最大限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和限制,允许一址多照。开放名称库,今年共帮助指导11户企业通过登录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成功申请无行政区划的字号名称;实行“三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整合简化工商登记前后涉及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涉企证照事项,自8月1日以来,共办理三十五证合一执照4808户;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从10月30日开始,实现电子化注册登记颁发营业执照,截至目前已经有9家企业成功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制,取消了对注册资本的诸多限制,激发了投资热情。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符合经营条件的住宅改经营性用房。并推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拓宽了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资源。推行“先照后证”,方便了主体登记;在窗口落实“一站式服务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推行“马上就办”、“想办法办”、“把事办成”的“十二字”服务口号,使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压缩办结工作日,由7个工作日提速至3个工作日,实现“一次办结”、“最多跑一趟”、“容缺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承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从信用监管环节着手,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承担县政府交办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牵头重任,建立了跨部门联查工作机制,完善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健全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市场主体名录库,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和集中培训。目前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改革正在深度推进,年底前全面完成监管全覆盖,有效改变了过去“想查谁就查谁”、“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随意监管方式。强化信息公示工作宣传培训,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建立年报进度通报制度,有效提升了年报工作实效。全县内资企业年报率94.4%、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9.6%、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6.2%。将未按期公示年报的224家企业、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3户个体工商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异常状态),全部及时向社会公示。积极归集部门、机构涉企信息,开展协同监管,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在“守重”企业公示、商标品牌认定等工作中都借鉴和参考了企业信息公示情况,“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形成。
三是从市场监管环节着手,进一步规范各类市场秩序。对全县十大重点商品认真组织开展抽样检测工作,委托法定检验机构对沈丘县流通领域销售的建材、小家电、洗护用品、服装、日用品等5大类、8个品种进行了质量抽查检验,共抽检57个批次,办理产品质量类案件15件;先后开展了“红盾护农保春耕、保夏播、保秋冬种”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销售“三无”、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共检查农资经营户及农资市场420户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9起,监测农资类商品广告20条,抽检肥料31批次;加大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告监测力度,开展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以及“特供”“专供”、非法医疗美容等内容广告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办违法广告案件19件;集中开展成品油质量抽检,严厉查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经营行为。共抽样送检成品油样品61个批次,立案调查12起;积极组织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行动,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0件;加强消费者日常投诉受理工作,县消协和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案件351件,办结351件,诉转案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万余元;积极开展通讯、供水、供气、供电、有线电视等公用事业类以及房地产合同格式条款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从优化服务环节着手,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按照“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商标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实施商标战略,制定“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梯度帮扶计划,对重点商标企业主动上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商标使用、管理、运作等方面的指导,进一步播撒商标“种子”,培育品牌“森林”,以品牌升级撬动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1840件,其中:河南省著名商标23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积极培育“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县2家企业被工商总局公示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0家企业被省工商局公示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立足职能,认真做好股权出质登记和动产抵押工作,促进企业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和利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股权出质融资,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1件,出质额3.7亿元,被担保债权数额10.36亿元。认真开展动产抵押登记,鼓励支持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建立动产抵押登记“绿色通道”,提供办理动产抵押预约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截至目前,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4件,担保主债权5.7亿元。(县工商局办公室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