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实施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的专门机关,既是作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作风建设的有力监督者。正人先要正己,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需要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等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实施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的专门机关,既是作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作风建设的有力监督者。正人先要正己,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需要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等工作。
一、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强化思想教育,不断夯实作风建设基础。要搭建好教育平台,创新好教育载体,把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列为机关党建工作重点,坚持廉政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正反面教育和专项教育相结合,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让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信念。要以“讲守做”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权力当责任,把形象当生命,把监督当爱护,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浩然正气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告别过去自身陋习,用思想认识的转变牵引作风的转变,真正使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坚持以上率下,注重示范引领。风成于上,俗行于下。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作风是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都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示范作用。抓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只有纪委领导班子做了榜样,一般干部才会自觉跟上。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上和正在开展的“讲守做”活动中,必须坚持纪委领导带头,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以身示范,率先垂范,树立鲜明导向,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带一般干部,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工作格局,不断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
三、抓好监督检查,规范干部用权。“打铁还需自身硬”,整治纪检监察机关作风问题,必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刀口向内,切实解决“灯下黑”。要加大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督促、指导力度,把管党治党的监督责任传导到乡镇一级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解决职能定位不清晰、监督执纪重点不突出、工作落实久拖不决等问题。要注重发挥纪委干部监督室和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参照市纪委工作模式对机关内部工作开展“三查”,着重加强对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立案审查、执纪审理以及重大事项研究处理等工作规程和监督制约,着重加强对工作程序、措施使用、制度执行、定性量纪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纪检监察干部在职权边界范围内正确使权、规范用权。
四、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刚性约束。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是保障纪检监察机关改进作风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制度建设,把作风建设常态化,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防止一阵风、走过场。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常委会议事规则、公车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另一方面,针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群众评议干部作风等相关制度,着力构建机关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严格奖优罚劣,解决好“干什么,谁来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执行,用严格的执行来保证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果。对影响制度执行的不良倾向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损害制度的人和事,坚决追究责任,从源头上遏制不良风气的发生。(作者为沈丘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