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智 通讯员 武洪民
一个小乡村里,突然出现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5万册的农民图书馆。这个新鲜事儿,就发生在沈丘县纸店镇。
近日,记者在这个名为“东明农民图书馆”采访时看到,40个书架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图书馆内还设有阅报栏,让村民能及时看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农村农业农民》等报纸杂志。
东明农民图书馆的主人是纸店镇小李庄行政村农民李东明。谈起建这个图书馆的初衷,他动情地说:“我17岁外出打工,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由穷变富。我富裕了但不能忘本,得报答社会。几年来,我在村里投资上亿元用于修路、建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富裕。这些还不算,我还要让村民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多学点儿科技知识,让大脑也‘富’起来。”
2017年春节期间,李东明筹资300多万元,用了3个月时间建成一个1500平方米的图书馆。除了把自己和孩子的藏书放进图书馆外,李东明又派儿子李高建赴郑州等地,购买了10万多元的最新图书。
李东明说:“我喜欢看书,更喜欢把好书拿出来与村民分享,让大家都多学点儿文化知识。”
据了解,东明农民图书馆有藏书5万册,村民可免费借阅。此外,村民还可以办理阅览图书证,把书带回家看。如今,附近乡镇的村民都知道这里有个免费图书馆,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借阅。
农民赵义轩正在图书馆里聚精会神地阅读《大棚蔬菜种植》。面对采访,他随口说出一段顺口溜:“图书馆就是好,学习知识补大脑。农业生产靠科技,不能总用老一套。种地遇到啥难题,图书馆里走一遭。书本里面学技术,农业发展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