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看沈丘 > 正文

大鼓新声倡文明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7-05-09     点击数:582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向灵 
 

    “村帮村,户帮户,妯娌共奔富。脱贫手牵手,小康路上一起走……”5月2日,在河南省沈丘县一家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于老汉的大鼓戏节目《脱贫路上肩并肩》开演了。

    于老汉名叫于存祥,因喜爱大鼓戏,人送绰号“于大鼓”。他今年69岁,原来是沈丘县大于楼村的村主任。近些年,儿女都已成家、4亩地流转出去显得“一身轻”的“于大鼓”,凭着年轻时的吹拉弹唱“功底”开始了个人义演。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让乡亲们图个“乐”。从此,老于开始走村串户,把优秀的民间传统文艺节目、非遗文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有一次,留福镇举办好媳妇、好婆婆和“五好家庭”表彰会,邀请老于助演。孰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答应了就得按时到,不能言而无信。”“任性”的老于冒雨如约赶到,为乡亲们上演了《妯娌俩树新风》《退彩礼》等剧目。

    前不久,老于不顾身体不适到一家敬老院,上演了《打金枝》《李豁子离婚》和自己创作的《张老汉的幸福生活》。老人们高兴得一个劲儿地鼓掌,留他吃饭,说啥也不舍得让他走。今年过年后短短的3个多月里,年近古稀的于存祥先后到周边的尤庄、郑庄、东孙楼、大王楼等村及邻近乡镇村庄义演30多场次。

    当地老乡开玩笑说:老于每次下乡义演时都深入一线调查,看着像记者;与群众交谈时也传播好政策,看着像老干部。于老汉说,这是为了多接触生活,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编自导一批“接地气”的节目。一次在东孙楼演出时,老于得知村妇崔某将婆婆撵到村外住,就和村干部一起做崔某的思想工作,并连夜创作了《婆婆也是娘》,在东孙楼连续演出两场,受到“感化”的崔某遂将婆婆接回了家。此事的圆满解决,在十里八村传为美谈。

    “天天跑得跟疯子似的,还不收演出费,所用的演出道具都是自己掏腰包添置的,净落累,图个啥?”有人曾这样不解地问老于。“啥也不图,就因为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啥大能耐,能让家家户户文明和睦,我就知足了。”老于笑呵呵地说。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