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春天的故事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3-06     点击数:1143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春天,雨凄凄,杨柳依依,田地麦苗稀疏,了无生机。母亲满怀希望地生下一男娃,这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名叫怀。可那时家里粮食短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奶奶破天荒给母亲做碗红薯面面叶,接着就再没有比红薯面叶更好吃的了。月子没做完,母亲就要饿着肚子去生产队,起早贪黑地挣工分,靠水煮麦苗,水煮树叶嫩芽生活。

  这是1958年的春天。

  春天,雨潺潺,小草青青,田地麦苗返青,不由让人满怀对生活的希望。母亲在不停地劳动中,又艰难地生下她的第二个孩子,大女儿,名叫提,有提前吃上好面馍之意。这时家里仍是粮食短缺,但比起前两年好多了,有麦麸面,有窝窝头,有田地种。爷爷是吃了商品粮的公家人,奶奶是商品粮家属,父亲当了村小学教师,母亲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是1962年的春天。

  春天,雨菲菲,杨柳依依,小草青青,田地麦苗浓绿,有疯长的架势。母亲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生下第三个孩子,二女儿,名叫爱。这时母亲对生活更是热爱有加,尽管弱不禁风,仍一边在家里养鸡,养鸭,养猪,还要担负起家庭联产制分给的十来亩田地。她像一个永远不停歇的机器,披星戴月给田里麦苗锄草,施肥,喷药,在家,一遍又一遍地喂鸡,喂鸭,喂猪,还要给孩子们与教书匠先生做饭,洗衣,做衣服,纳鞋底,做单鞋,做棉鞋。

  不知过了多少个春天,母亲连续生下她的第三个女儿、第四个女儿,一直到第六个女儿,全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母亲不是不敢生了,而是她的年龄不允许了,这时的她已经四十五岁,鬓角生白发,额头有细纹,常常是疲惫的面容,常常是腰酸背痛。七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七个孩子的上学费用,田地,牲畜,任何一个问题都会让母亲忙活一阵,然而母亲是爱笑的,她似乎不知道世上还有“难”字。

  七个孩子,有如七个葫芦娃,常常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母亲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开心笑着,扯着长音叫:“老大,你去喂牛吧,咱家啊,全指望它给咱耕地呢!”老大在看书,要考大学;母亲想到了这点,又吩咐老二,老二正在忙碌着做毛笔,做一支毛笔可赚一分钱,十支毛笔可赚一毛钱,一毛钱就能帮助家里买上几袋盐,或者油盐酱醋,哪能耽误啊!母亲看看忙碌的老二,又喊上老三,老三在忙碌着扎花,扎灯笼,逢上正月十五元宵节,走街串巷地叫卖“买花,卖灯笼啦——”母亲思路变化还是挺快的,要喊老四,可老四不在家,跟伙伴一起走街串巷卖江米果了,江米果,江米果,小孩子吃了不起火,一分钱一根;喊老五,老五正在哄着刚会走路的老七。母亲把七个葫芦娃喊了一遍,感觉都不合适,刚要喊父亲,父亲戴着眼镜,正在聚精会神写教案,还是把柴火填进锅灶,在围裙上抹了抹手,拢一下额前的乱发,赶忙小跑去喂牛,再小跑到厨房里做饭。锅碗瓢勺叮叮当当,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牛屋子里的牛长长的一声“哞——”,小鸡们在院子里咕咕咕,悠然自得地觅食,小七在院子里跌跌撞撞,一会儿逮小鸡,一会儿看着树上的小鸟,嘻嘻哈哈,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幸福的家庭祥和曲。

  过了一年又一年,经过一春又一春,母亲辛苦养育的七个葫芦娃们都已经长大。母亲却老了,头发白了,腰弯了,干不动农活了。七个葫芦娃们相继成家生子,都在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母亲与任教一辈子的父亲一起,来到城市,带着他们的谦虚,诚惶诚恐,带着一颗流浪的心,住到城市。在老大家,看着孩子的脸色,知孩子工作不容易,生活不容易,除了早起买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恨不得把退休工资卡也给他们;在老二家,担心老二工作不好,住房不好,父亲就拿起电话,发号施令:老二家买房,你们几个,必须得意思点!葫芦娃们接到圣旨,老大发话,立即开会、再开会,有的多拿,没有的少拿,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姐妹间谁没个困难!老五家孩子小,老五又在乡镇上班,上幼儿园没人接送,母亲说“我们去”。可是,小七家也是,孩子小,又不会照顾孩子,你们姐妹,一定要帮。接着,大姐再发话:小七最小,在家是个宝,不会做家务,不会照顾孩子。我们五个两天一轮换,照顾小七坐完月子,照顾孩子,不能光劳累小七婆婆。那段时间,大姐、二姐、三姐、四姐,给小七端吃端喝,洗衣、洗尿布、拖地,夜里起来照顾孩子,像母亲一样细微周到,小七感动得稀里哗啦,恨不得都喊他们姐娘!孩子们长大,得有人哄,几个姐家的外甥女、外甥,排队一样挨个去小七家,帮小七看孩子,帮小七做家务。

  有一天,老大生病了。父亲、母亲年老离世了。葫芦娃们犹如群龙无首。老三说:父母不在了,以后我们是最亲的亲戚!老五说:父母不在了,家还在吗?过年去哪儿?老四说:长姐如母,长兄为父,咱们还是一家亲。现在,老大有难处,在医院康复,我们做好老大的后备力量。今天,老三送饺子,明天老四送羊肉汤,今天老二给老大买件保暖衣,明天,老五给老大买件棉袄,老大感慨,如果有下辈子,咱们还做最亲的兄妹。渐渐地我们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团结,越来越祥和。还有婶娘家的三姐妹、两兄弟,也早已与七个葫芦娃们一起抱团取暖,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八姐九妹三兄弟。

  微信群一家人里面,已经六十人,四世同堂,婶娘成为我们的群主,每每抢红包,送新春祝福,发个笑话段子,随便抛出一个话题,都谈论得热闹非凡,不亦乐乎!一年四季,像父母亲们在世时一样,我们过着春意暖暖的日子!

  对了,我是母亲七个葫芦娃中的小七,八姐九妹中的小九九!(赵献花)
 

上一篇: 盲人的眼睛
下一篇: 柴草童年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