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雨夜寄思

来源:本站     时间:2016-12-09     点击数:626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母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于2009年3月15日病逝。母亲离开我们几年了,可母亲生前奔波操劳的一个个片段会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母亲得的是急病,那天一大早二哥和二嫂把母亲用救护车从项城转到周口市中心医院。“孩子,你来了?”母亲被抬下救护车的时候还强行抬起头给我打招呼。大哥已提前请来专家在医院大厅等候,母亲还没来得及抬进病房就接受了抢救。当专家摇着头说没有一点希望的那瞬间,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大哥用巴掌狠狠地抽打自己的脸,我们给医生跪下了,求医生不要放弃抢救,再尽力试试,让母亲能给大家一个奇迹,但母亲还是走了……

  母亲在世时负担太重了。她既要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还要打理几亩责任田,况且父亲卧病在床已有两年多,几乎都是母亲自己在照料父亲。母亲比父亲大三岁,个子又小,父亲个头高又偏胖,可以想象母亲当时照料父亲时有多么的劳累和艰辛。

  我们弟兄几个都在城里安了家,曾多次做母亲的工作,请她和父亲来城里和我们一起住,但母亲总是不答应,她说在家住习惯了,不用上下楼,左邻右舍互相说说话也方便。如果想哪个孩子了,她会来住上几天。但我们弟兄几个心里都清楚,母亲怕拖累了我们的工作和小家庭,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记得母亲离世的前一天中午,我还给母亲打电话,那天正好姐姐去看望父母。听姐姐说,那时母亲已病得很重了,就靠吃速效救心丸来抵抗心疼病。但母亲一听是她小儿子打来的电话,浑身又来了精神,反复安排我不要挂念家,说大哥这个星期天刚回来过,家里都好好的,更安排姐姐不要把她生病的情况告诉我们,免得我们在外挂念。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们弟兄商量决定,每周轮流回去陪陪父母。其实大哥那个周末才回老家看望过父母,哥哥走时母亲还骑着电三轮车把他送到村东头的丁庄路口搭车。可才从家里走几天,母亲就突然离开了,哥哥直到现在都责怪自己太粗心,那次回去没有及时觉察到母亲的病情。

  老家村里人说母亲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支持父亲的工作。1958年春天,父亲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响应国家支边的号召来到青海。可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和父亲同去的几个人要么挨受不了饥饿,要么是家里人拉了后腿,都先后回来了,只有父亲一人留在了那里,父亲工作的大草原就是现在不再保密已开放的“原子城”,若没有母亲的全力支持,父亲很难安心在那里扎根,一干就是26年。

  母亲“高小”毕业,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秀才了,母亲和父亲结婚前已是县城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但为了支持父亲,母亲毅然辞去了她心爱的工作,回家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远在青海,平均一两年才能休一次假,所以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人打理,母亲不但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庄稼活也从不落后,使唤牲口、打场等通常是男劳力做的事,母亲干起来也得心应手。

  看着母亲没日没夜地操劳,当儿女的很是心疼。当我们给母亲提出要辍学在家时,母亲显得非常不高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干活累点没啥……”。我们拗不过母亲,也更读懂了母亲,只好在学习上努力,姊们四人有三个走出了农村。这一时在老家方圆几里被传为佳话,都说母亲好有福气,受再多的苦累都值了,母亲听了这些,满面的幸福和自豪。

  1984年,父亲退休回到农村。父亲带回一枚“磨菇云”功勋章和一大摞荣誉证书,母亲抚摸着功勋章泪流满面。可能有身体透支的原因吧,年轻时身体健壮的父亲退休后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刚退休时,父亲还能帮母亲料理点家务,可后来给母亲最多的是累赘。胆结石、淋巴瘤、老年痴呆……大大小小的病父亲得了不少,也住了不少院,可母亲没有半点埋怨,总是细心照料,长年如一日,身体一向硬朗的母亲却比父亲早两年离开了我们。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辛苦劳作,留给我们子女太多的念想。“甲子年织单子,一辈子好摊子。”我们姊们几个结婚时,母亲都要亲手为我们做一个床单。床单的布料,完全出自母亲的手工。从种棉花、弹花、纺织、浆染、裁缝,每一个过程母亲都精心细致。虽然床单面料稍有粗糙,颜色也不时髦,但这都是我们的最爱,每晚躺在上面,就仿佛躺在了母亲的怀里,幸福极了。

  母亲,现在您的孩子都生活得很好,都是沿着你期盼的路向前走。我买车了,两个月前搬进了宽敞的新房子里。有几次吃饭在摆碗筷的时候,我总会多摆上两个人的。妻子说今天家里要添客吗?尽管我没有回答,但她还是明白了,其实孩子是为您和父亲摆的,准备了几个好菜,母亲,您会和孩子一起分享吗?

  母亲,在您的培养教育和感召下,我们这个家族枝繁叶茂,您的子孙会永远牵记您的教诲,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优异的成绩,为您争光。夜深了,窗外下起了小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窗台,母亲,是您在催孩子早点休息吧。母亲,我也有个期盼,就是您能常常出现在孩子的梦中,如果有来生,俺还做您的孩子,好吗?(朱玉柱 )  

上一篇: 永遇乐·初雪
下一篇: 父母的电话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