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年味记忆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2-09     点击数:715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同学姜供职于厦门,因工作原因,已经有几年没回来过年了,今年终于在春节前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满怀希望地赶回家过年。节后假期还没结束,他就又匆匆赶了回去。上班后电话闲聊时,姜同学感慨地说:现在过年都没年味儿了。言语中略带淡淡的忧伤和浅浅的失望。我听了后,心里感觉也有点歉意,后悔自己没能挤点时间去见见老同学,坐下来喝两杯,聊聊旧情,问问近况。他所说的年味是什么呢?我在大脑中搜索着……

  年味是记忆中的新衣。进入腊月后,半夜一觉醒来,时常发现母亲还在冬日寒冷中摇着纺车“嗡嗡嗡”纺纱,或者“咣咣咣”来回传着梭子在织布机上织布,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在新年到来时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

  年味是记忆中的春联。腊月十五前后,父亲到集市上买些红纸,又买了支毛笔和一瓶墨水,自己动手写春联,在我们老家,春联被人称为门对子。我喜欢看父亲挥毫泼墨,更喜欢闻那淡淡的墨香。村里也有不少人找上门来让父亲帮忙写门对子,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即使有时要搭上纸墨。除夕当天上午,母亲用面打半碗糨糊,我和父亲就贴起门对子,连架子车、压水井、粮囤,甚至猪圈上都要贴上一副,以求新的一年能实现好的意愿。

  年味是记忆中的庄重仪式。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在堂屋中间的八仙桌上摆上供品,供桌上燃起香烛。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长辈们虔诚万分地顶礼膜拜。每一间屋子的门口两边点上一根香,放上绊门棍……一个个仪式是那么庄重,又那么自然。

  年味是记忆中的鞭炮声声。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只要听到第一声炮响,就条件反射似的爬起床,循着鞭炮声,从村东跑到村西,从村南跑到村北,从一家跑到另一家,一盘鞭炮还没炸完,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手脚并用,寻找没有炸响的失捻炮,而后得意洋洋地向伙伴们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吃过早上的饺子后,小伙伴们又聚在一起剥炮药、制火炮、打火枪。

  年味是记忆中的拜年。大年初一上午,跟着长辈和年龄稍大点的同辈,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到一个个年龄更长的长辈家里去拜年。有的长辈让拜,便都跪下,黑压压的一大片,院子小的,就在门外面跪下。拜过后,长辈们便会散些香烟和糖果,大家都会乐呵呵地接过,寒暄着走向下一家……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年味还有很多很多。如今还有那样的感觉吗?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啦,环境变了,角色变了,追求的东西也变了,但永远不变的是我们记忆中的饺子、记忆中的团圆、记忆中的亲情……

  家在,亲情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在,即使仅仅只有这些,年味也足矣! (李 扬)

上一篇: 回家过年
下一篇: 桐花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