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12月11日,刘湾镇在外务工的返乡农民工刘威明回到家乡,看到镇村发生的新变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儿,并感慨道:“如今咱家乡天蓝水清路畅通,大街小巷净如画。文化广场节目好,老少爷们精神爽。”
这些靓景,是刘湾镇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收到的奇效。
刘湾镇位于豫皖交界处。近年来,作为位于豫皖东大门的刘湾镇以建设美丽乡村、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积极量身定制适应刘湾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围绕河南省第一大港刘湾港大做旅游运输经济,相继荣膺“河南省植树造林模范乡镇”、“河南省旅游开发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迈出了文明村镇创建和经济跃式发展的矫健步伐。
抓好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刘湾镇全面实施“镇村清洁”工程,多次召开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推进会,提出“向垃圾宣战,向污水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目标,采取目标到村,任务到户,责任到人,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镇全面启动对境内河道清淤治理,变垃圾死角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所有的露天粪坑被填埋,生活垃圾和粪便均实现无害化处理;完成了社区和村庄街景修饰粉白工程,环境卫生面貌有效改善,先后拆除违章建筑140间,新建公厕4座,建设垃圾池370个,新购垃圾清理车30辆,安装路灯600盏,栽植绿化树木50多万株,硬化水泥路70多公里。全镇实现了路通、水桶、电通、下水道通,镇村环境亮化、美化、绿化、净化逐步到位。该镇发挥全省绿化模范镇和林木繁育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树下经济和苗圃花卉种植,依托“河南第一大港”刘湾港、河流、坑塘、湿地发展旅游业,建成景观带、垂钓区、度假村等设施。
提升居民素质,培育一代新风
刘湾镇注重全方位抓好文明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培育文明新风。全镇先后积极开展以创造人的精神美为主旨的“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系列主题教育,倡导人们的语言美、心灵美、道德美;深入开展以树立单位和家庭美好形象为主旨的“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要求人们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参与,利用文明标准检点言行,净化心灵……一系列的教育、创建、评选活动,发动广大群众全程参与,使文明意识一点一滴增强,文明观念逐人逐单位渗透,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夯实了文明创建的根基。全镇先后涌现出文明单位9个,文明村13个,评选出以孝顺媳妇米雪为代表的一大批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十佳孝子孝媳。文明致富标兵陈伟,创办永盛服饰有限公司,今年吸纳贫困户65人,其中残疾人10人,并为他们缴纳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2015年以来,乐善好施的陈伟,慈善捐款达20多万元,并出资5000元为村里购买移动垃圾箱16个,积极为文明创建出资出力。这些先进人物的文明事迹在全镇广泛传颂,,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弘扬乡贤文化,构建和谐乡村
该镇党委、乡政府在文明村镇创建过程中,十分注重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群众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创业成功人士等新时期名人乡贤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弘扬乡贤文化,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全镇18个行政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劳动模范等名人乡贤被广泛发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担任义务政策演讲员、民事调解员,有的还组织文明礼仪组、帮贫扶困组等各具特色的工作小组,积极宣讲党的政策,倡导文明礼仪、调解民事纠纷,构建和谐乡村。用名人乡贤的良好形象影响带动群众,引领居民讲文明、除陋习。据统计,全镇200多个建筑成功人士不仅带出1.8万多名乡亲致富,作为名人乡贤,都为刘湾镇的文明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过积极贡献,成为该镇文明创建的一道靓丽风景。
“文明城镇创建树立了刘湾镇的良好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公民素质,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广大群众受益匪浅。像这样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我们还要多做,并力争做到极致。”镇党委书记严文元信心十足地告诉笔者。(王向灵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