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沈丘要闻 > 正文

敢叫旧城换新颜——沈丘推进棚户区改造纪实

来源:本站     时间:2016-10-20     点击数:5801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9月25日,随着居民李十全将自家的最后一车财物拉走,沈丘县历时一个月的西蔡河治理暨棚户区改造首期拆迁工作全部完成。这是该县打造“美丽沈丘”,朝着“四个沈丘”(富强沈丘、文明沈丘、平安沈丘、美丽沈丘)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小趴趴屋用水、用电都不方便,我们住够了,现在终于改造喽!”家住沈丘县槐店镇立新街的李新华今年54岁了,是个身有残疾的个体户,他一直期盼自己住着的“趴趴屋”能早点改造。

    “政府赔付合理,在新区能买到同样大小的楼房……”住在沈丘县西蔡河沿岸的580户群众和李新华老人一样喜在心头、笑在脸上。

    打造最美内城,政府有决心

    房屋逼仄低矮,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多人共用一个旱厕,居民行路难、如厕难……这些,这是沈丘县槐店回族镇新华街西蔡河沿岸一些棚户区的真实写照。该片区房屋普遍存在“失修老旧、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加上西蔡河内多年积累的居民生活垃圾,不仅使这里的环境雪上加霜,更是直接形成了沙颍河在沈丘流域内最大的污染源。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加快“美丽沈丘”建设步伐,沈丘县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以打造清水潺潺、清新怡人的城市内河为目标,决定把西蔡河治理和老城区改造结合到一起,共同推动城市形象的提升和改善。

    据了解,此次拆迁的380亩土地在规划使用上,一是政府投资,将原占地3亩的县幼儿园升级改造成占地十五亩的国家规范的标准化示范幼儿园,以解决目前中心城区没有好幼儿园的状况。二是将原占地3亩的槐店镇医院扩大规模至20亩,用以满足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居民健康需求。“剩余面积全部建设成广场绿地,不做任何商业地产项目,我们有决心在两年内把西蔡河治理成一池清水,河流潺潺,两岸绿树成荫,供广大群众休闲,真正通过城区改造和西蔡河治理,把老城区形象彻底改善。”沈丘县县长刘国庆说。

    群众明明白白,宣传有方法

    从8月24号沈丘县西蔡河治理暨棚户区拆迁安置誓师大会召开的那一刻起,该县电视台、电台、手机报、微信等各种传统媒体,新媒体就已经迅速进入角色,利用文字、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宣传此次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方案、涉及范围、包赔政策等。同时,给涉及到的棚改户每家都印发明白纸、公开信,让群众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安置?如何得到补偿?能够包赔多少钱?
    除了媒体宣传,该县还要求四百多名抽调干部深入到自己分包的一家一户,与群众面对面宣传。“前期我们基本是一天三遍和安置户面对面谈心,宣传政策,讲解县委县政府的改造决心,政策出台背景。”沈丘县文广新局干部李广告诉记者。

    通过前期宣传,安置户逐渐由最初的不理解,转变为接受,棚户区改造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李轶儒就是其中一员。“通过工作组的讲解,使我认识到政府的这项政策是利民的,整体算下来群众并不吃亏,而且搬迁后生活环境更好了。”李轶儒说。吃透了政策的李轶儒不仅迅速签订了安置拆迁协议、领取了房券、补偿补偿款,还主动要求和工作组一道动员其他未签户,帮助工作组开展工作。

    创造沈丘速度,干部有能力

    据了解,为了配合西蔡河治理暨棚户区改造安置工作,沈丘县从32个单位抽调了四百多名干部,分成4个大区,29个小组分包580户安置户,要求工作组必须入户宣传走访,打下群众基础。

    同时,要求每个工作组对所分包的拆迁户实行“五包”政策,既包拆迁协议的签订、包安置方案、包群众搬迁、包房屋拆除、包信访稳定,通过五包政策的落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干部身上,大家明确了责任,干起工作也就更有信心,整个组织十分有利。

    安置户曾庆刚、曾庆雷两兄弟均在郑州工作,经工作组多次联系,两人仍因工作繁忙不能回来,槐店镇干部马鹏前往郑州找到他们做工作,最终感动了二人,促使他们回来签订协议,在责任感的驱动下,类似令人感动的故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上演……

    第三大区的第三小组是第一个完成协议签订、搬迁、拆迁全部任务的工作组,谈到秘诀,组员蒋养贺的总结是:“要以人为本,注意工作方法,注意说话的方式,用真诚去感化群众,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要了解群众故土难舍的心情,真诚与群众交流。”

   8月24日召开誓师大会;9月1日,各工作组正式进驻项目指挥部开始工作;9月5日拆除第一所房屋;9月25日580户全部签订搬迁协议,具备拆迁条件;9月26日拆迁完成……30天,580户居民,81600㎡房屋,3000多人口,参与项目的全体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旧城改造的“沈丘速度”。

    安置三不欠账,政策有保障

    “我们这次在安置政策的制定上,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利益。”据槐店镇党委书记侯煜介绍,安置群众的建筑房屋,不管是主房、厨房还是偏房全部按1:1置换房券。凭房券可到县政府指定的五证齐全开发商手中购买房产,由于在老城区居住的群众,房屋大多年久失修,经济价值不高,所以这项优惠政策获得了大多数群众的满意。

    另外,包括过渡安置费、宅基地,房屋装修、院内附属物的补偿,则是发放的现金,而且前二十天主动签约搬迁的住户,每平方还可以获得200元的奖金。

    “拿我来说吧,我家130平方的房子,置换了新区一套130平方的商品房,手里包赔的几万块钱现金足够我简单装修的,预计到元旦就能够入住了。”安置户郭威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西蔡河和新华街是我县老城区的缩影,承载了几代人的儿时记忆,浓缩了沈丘改革开放浪潮曾经的辉煌。加快推进西蔡河治理和新华街棚户区改造,对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进而带动城市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福祉、提升沈丘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沈丘县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说,“在这项工作中,沈丘始终做到不欠经济账,不欠感情账,不欠政策账,有了这‘三不欠’的政策保障,不仅让群众觉得搬迁后不吃亏,也使我们的干部在做工作时底气更足。”(肖飞)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