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词的硬度
世界上,除了长征,再没有哪一个词,能有如此硬度。
这硬度,是用脚步夯实的,是用枪声震实的,是用鲜血浸实的,是用尸骨堆实的。一个又一个身躯倒下去,一个又一个身躯站起来。在巍峨的雪山,在无垠的草地,在泥泞的沼泽,在奔涌的河谷,在茫茫的群山,前进的姿势,顶天立地。
多么硬呀!硬在骨子里,硬在坚贞里。
一面旗帜,一个方向。一种口音,一次招引。当井冈山的红,红透了陕北,一轮太阳,正以磅礴的气势突破阴云,映红了整个天空。
原来,这硬度,可以穿透时间和空间,可以穿透历史和现实,并在追梦的路上,继续坚挺中华儿女的脊梁。
站直了,别趴下。向前走,莫停步。
然后,让一种硬度,伸延,拓展,丰富,内涵。
硬的终极,是精神!
一滴血的笑容
一滴血,一个魂!
两万五千里,每一粒泥土之上,都浸有一滴忠诚的血。当血与血,聚集成河,一个民族,就有了冲天的气魄。
血,是热的,所以才有一片热土。血,是红的,所以才有一面红旗。
热土之内,红旗之下,一群人,笑在枪声里,笑在炮声中。这是仰天长啸的笑,这是气冲寰宇的笑。笑过之后,一滴血,就开了花。
江山多娇,山花烂漫。伫足,是否看到一滴血的笑?
透过笑,还有悲泣,疼痛,苦难,挣扎。笑的背后,是路;笑的前方,也是路。这是一条相通的路,直向辉煌。
只是,我们要真正读懂,笑的内容。
一支枪的坚守
胜利来之不易,今天来之不易。
一支枪,从简单到复杂,从怒火到平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瑞金,到陕北,一支枪,经历过围追堵截,目睹过伤痛死亡。当一颗颗子弹呼啸而去,一支枪的呐喊,失声于和平。
失声,不等于失智。其实,一支枪,还站在历史的风口,睁着眼睛。
井冈山知道。遵义城知道。大渡河知道。
人民英雄纪念碑,也知道。
此时,我是手握这支枪的人。每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我都看到,枪口之上,有一道闪动的目光。
其实,我就是一支枪,忠诚的子弹,始终在膛。(白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