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母亲的三句话

来源:周口晚报     时间:2016-08-03     点击数:895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已经七十二岁了。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一生勤劳朴实,乐观向上,待人热情,把我家经营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她有三句朴实的话,富有浓浓的乡土味,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至今使我念念不忘。

  “要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源于我曾参加的一次小学作文竞赛。记得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的一个秋天,我代表学校去镇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小学生作文竞赛,作文题目是写一篇《杏儿黄了》的读后感,我居然荣获全镇作文竞赛一等奖。我和校长、语文老师一起到镇上参加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当天下午,我回到村里,在叔叔婶婶们的称赞声中,行走在村道上,容光焕发,神气十足,逢人便炫耀我的奖状和奖品。不知谁提前告诉了母亲,当我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把奖状和奖品塞到母亲的手中,期待得到母亲的夸奖时,谁知母亲只象征性看一眼,神情便由喜悦立刻转为严肃。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不能因暂时取得一丁点儿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天最大,你最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还是个小娃娃,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夹起尾巴做人,为人处世不要太张狂,太张扬!”母亲的一席话,把我羞愧得脸红到了耳根,使我再也高兴不起来。我仔细品味“要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守着母亲这句不太文雅的话,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我的人生很少走弯路。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是母亲经常在我耳边唠叨的口头禅。小时候,我家很困难,在大集体时期,父亲为了能让我和姐吃饱饭,和母亲一合计,不听爷爷的再三劝阻,毅然带着全家人来到距村十多里路的一座荒山上,过起了独居户生活。父母亲自力更生,开荒种地,除了上缴生产队的承包粮之外,剩余的粮食基本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虽然我家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过了几年后,父母亲却遇到另外一个难题,我和姐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在这荒无人烟的山上,我们没地方上学。没有文化的母亲下定决心对父亲说:“人常说,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耽误孩子上学!”在母亲的坚持下,我们全家只好又搬回到村子里。在父亲患病在床的那一段时间,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母亲为了不让我们辍学,不辞辛苦地上山采药、喂猪和养鸡,为我们挣学费。我和兄弟姐妹们也铭记母亲“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句话,牢记读书的重要性,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勤奋学习。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竟然出了四名大学生,一度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参加工作后,有一年秋天,我在去市里开会的途中,遭遇车祸。手术出院后,我回到家里,遵照医生的要求,还得卧床养病一年多。当时我家的日子真是雪上加霜,妻子因忙于给我看病,她苦心经营的养殖场,面临着即将关门的境地,即将高考的儿子,学习也因此而下降。躺在床上的我愁眉不展,忧虑重重。母亲为了亲自护理我,步行了二三十里山路,才来到我镇里的家。躺在病床上的我,看见老母亲的到来,触景生情,泪如泉涌,并嚎啕大哭起来,在一旁的妻子也泪流满面,不停地抽噎。我的母亲异常平静,没有流眼泪,她微笑着安慰我们说:“儿子,别难过,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咬咬牙,苦日子就会挺过去的。”经过母亲一年多的精心照顾,我的身体恢复很快,开始能拄着双拐下地了。在母亲的搀扶下,我坚持练习行走,再后来,扔掉了拐杖,能独立行走了。一年后,我上了班,妻子经营的养殖场开始正常运转,儿子也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正是母亲那句“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使我们坚定信心,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勇于知难而进,渡过难关。

  回想母亲一生教育我这几句话,虽然是生活中浅显通俗的话语,却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尽管母亲是个草根百姓,可我认为,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冯敏生)

上一篇: 父母老了
下一篇: 一次邂逅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