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楼行政村位于东城办事处西北部,县城新区北侧,下辖8个村民组,1580人,党员25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东城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进取、不断创新,推动了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14年,在全县率先圆满完成了清洁家园建设;2015年荣获“周口市文明社区”称号;在办事处“四制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2016年被评为县“十佳”村党支部。
基层党建注重实效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于楼党支部紧紧围绕“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聚民心,以和谐为中心,以稳定安民心”的工作特色,不断创新党建思路,增强党员活力。于楼村党支部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在发展党员上,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质保量”的原则,注重从优秀中青年中发展党员。并把有干劲、思想进步、乐于奉献、有影响力的青年能人确定为培养对象。去年,于楼党支部书记于军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投入4万余元改建了村委大院,配齐了党员活动室办公设备,彻底改善了党员干部办公和学习条件。
于楼村党支部还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先后多次组织专题讲座,于军胜带头给大家讲党课。通过开展党员培训,解决了以前党员理论学习较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欠缺的问题。并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注力度,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加强班子内部团结,定期同班子成员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工作意见建议。
该村党支部还严抓管理,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里通过“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对村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村干部考核评比和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强化了村干部责任意识,激发干事热情。今年村支部先后召开支委会12次,支部大会6次,较好地解决了村务公开、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作精准识别和低保户核查等民生难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正是由于村党支部注重对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干群关系的重视,真真切切的把为人民服务落在了实处,所以在面对目前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时,党支部一班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深入细致的做群众工作,反复宣传上级文件精神。近年来,于楼村支部先后完成了上海城、槐园一期二期、高速路附近等近十个建设项目的征地任务。由于他们工作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保证了各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近几年来,于楼党支部还邀请县、办事处农技人员进村讲授种养殖技术,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受益群众超过700人次。通过培训,每位党员干部都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每个党员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并以此来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支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强村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于军胜说。
干群同建幸福家园
于楼行政村地处县城的边缘地带,由于近几年县城的发展速度飞快,该村的很多耕地变成了工厂或新型的小区,村民们也从过去以务农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了现在以务工经商为主的生活模式。在于楼村转变之初,失去了土地的村民们曾一度陷入了迷惘,习惯了与土地为伴的人们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村支书于军胜和村里的党员干部面对这种情况,依托本村优势,积极引导和扶持村民发展畜禽养殖、餐饮及运输业,村里呈现出不拘一格竞相发展的格局。全村较大规模的养殖户有6家,从事运输的有80多家,从事餐饮业的12家,从事建筑业8家,外出务工经商200多人,在县城务工多达400人。他们还带领村民入股创办了毛巾厂,年利润达100多万元,为村民提供了近40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运输、聚酯网加工、农家乐”等支柱产业,现有大型运输队两个,集装箱运输车辆20余部,年收入1000多万元;聚酯网加工户3个,年产值750万元;农家乐经营户30多个,年收入600多万元。同时,以槐园为依托,借助槐园发展需要,村支部积极加强与槐园的业务联系,安排村内无发展项目的群众参与槐园保洁、保卫工作,有效解决了失地群众的就业问题。目前,于楼村已基本达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无闲人,天天有收入。
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在于军胜他们的努力下,如今的于楼村民钱包鼓了,日子好过了,党支部又把惠民实事放在了心坎上。他们不仅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消灭了危房,增添了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还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通过协调争取,将本村居民用水并入县城自来水管网,实施城镇化管理,村民全部用上了安全水;并且落实了明亮工程,各自然村的主副街道均安装了路灯,实现了自然村“村村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重新安装了视频监控和扩音喇叭,提高了全村的整体技防水平。开展了站岗巡逻工作,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指数。
春华秋实。看着一座座农村新民居在一抹夕阳下熠熠生辉,看到于楼村的变化,整日忙于工作,一脸倦容的于军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全村的生活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多年的执著和追求正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杨宝君 窦健康 薛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