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肖飞)5月份,沈丘县见义勇为好青年陈庚、胡浩强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刊发后,得到了周口市委书记徐光的批示,“我市的好青年胡浩强、陈庚在浙江打工时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用生命展示周口担当,用青春演绎周口形象,是十分出彩的周口人!市宣传部、团市委、沈丘县等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周口英模群体的高尚精神,为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凝聚强大正能量。”
陈庚、胡浩强的牺牲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尚未散去,近几天,又一位沈丘好人再次霸屏各大媒体及朋友圈,他就是被称作“攀楼哥”的柳松领,加上探亲期间勇救落水男童的90后士兵董炳毅,半年时间内沈丘涌现了4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一个颂英雄、学英雄的热潮迅速在该县掀起。
为何诸多英模人物会在沈丘“井喷式”出现?该县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认为,这是沈丘县长期坚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稳步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以此打造沈丘人奉献、执着的精神所带来的结果。
沈丘自古以来就是一方热地厚土,南北朝时期,先人周兴嗣在这里编撰蒙学第一教材、中华文化之经典《千字文》。该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也注重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把传播弘扬《千字文》国学经典和文明道德建设相结合,引导人们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好人大风歌”。
2012年2月14日,王帅扶起遭遇车祸老人,自掏腰包为老人救治;2013年12月4日,年过七旬的李尊士不顾自己身患心脏病,从沙颍河中救起一对姐弟;农民李美玲夫妇自1998年5月起收养脑瘫弃儿直到现在,大爱绵延18年;2015年2月,不顾自身病情在冰冷渠水中连救5人的70岁老人侯广志;同年3月,冰河里救起双胞胎姐妹的姜振英……沈丘县英模人物层出不穷。
该县也通过大力表彰这些优秀典型,树立示范榜样,用典型事迹去感染人、鼓舞人。在有名好人的感染下,沈丘涌现了更多的无名好人。6年前,沈丘义工的倡导者杨依森等4人出资,尝试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随着爱心传递,参加义工的人越来越多。次年,沈丘县义工联合会应运而生,注册义工人数有400多人,沈丘义工的足迹遍布全县城乡……
如今在沈丘,每周宣传一例“凡人善举”,每月开设一次“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讲座,每年举办一次“感动沈丘”百佳人物评选活动……道德建设正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