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天寒地冻。随着“文化年货”下乡活动的开展,沈丘县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社区,处处呈现出一派欢声笑语的热闹景象。农民群众尽享精神文明“大餐”,沐浴在冬日暖阳里,以惬意和清爽之情,迎接新春的到来。
演活新春“好剧目”
“如今俺老百姓真有福气,不出村也能看到这样的好戏!”1月11日,是农历腊月初二,在阕庄村,正在观看新编戏剧《带着四婶巧脱贫》的阕大爷高兴地说。
为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该县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年货”,让“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春节更有品位。
当日,在阕庄村看到,随着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等单位组织的“文化年货”下乡活动序幕的拉开,“送戏下乡”演出团的演出,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小村庄一下子喧闹了起来。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住群众观看演出的脚步和热情,上了岁数的老人、手里拿着刺绣编织活儿的“留守妇女”,早早来到现场,说说笑笑,等待演出。
据悉,该县组织26支演出团队,新编《妯娌联袂树新风》《“玉兔”为媒奔富路》等优秀剧目24个,计划春节前后巡回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演出。
讲透党的“好政策”
“王主任,俺现在是不是可以马上生二孩了?”1月12日上午,该县尤庄村村民王晓红向宣传团说明自身情况后咨询道。
“暂时不能,要等《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过后生才合法。”计生办主任王洪明忙着给予解答。
记者在沈丘县农村看到,一支支“好政策”宣讲团,正活跃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农场企业。宣讲团分别由县乡村干部组成,每个团少则三至五人,多则五至七人,全县共拥有“好政策”宣讲团1600多支。队员们进村入户后,因坐在炕头“零距离”向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被农民群众亲切地誉为“炕头好政策”宣讲团。
宣讲团注重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医改”“收入分配”“全面二孩”“精准扶贫”等具体话题,巧妙地渗透到宣传之中,应群众所需定制一道道受欢迎的“口味菜”。
唱响时代“好声音”
“侯广智70多岁的人了,有病还去救人,好人值得尊敬。”1月8日,在于庄村,聆听“沈丘好人”报告会的群众在低声交流着。
“中国好人”侯广智、李东明,“河南好人”王英、姜振英,他们是沈丘好人的代表,该县通过组织“沈丘好人”现身说法,图文并茂的墙体文化潜移默化。同时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草根”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评选出的10名道德模范及20名“沈丘好人”进行隆重表彰。通过这些“好声音”的传递,在广大干部群众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反响,实现了精神上的大波动。
记者欣慰地看到,“好声音”效应使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喝酒、打牌、看电视节目“老三样”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摄影吟诗、读书、健身“新三样”让人耳目一新:中华槐园花开成海,游人不断,摄影吟诗赋词,好不热闹;乡镇农家书屋里的一些农民手里捧着图书看得津津有味;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
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王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