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冰冻三尺捕鱼忙

来源:周口晚报     时间:2015-11-25     点击数:598
字体大小:【 】  打印 打印 分享到:

    雪花飘飘…… 

  豫东平原,随着雄鸡版图上的山山水水一起走进了冬天。几位朋友问我,十冬腊月,林海雪原人吃不到鲜鱼了吧?我顿了一下,神秘地告诉他们,十冬腊月,正是林海雪原人捕鱼的大忙时节。 

  我曾在东北的林海雪原奔波10年。我熟悉那里的风光、风俗、风情以及北风的威严和冰雪的神圣。 

  冬天,林海雪原就是冰雪世界。大雪,有时一下就是十天半月。温度,正常天气在-20℃至-30℃,极端天气能降到-40℃至-50℃。在这样的天气里,汹涌澎湃的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也会冰冻三尺,宽阔的河道变成了天然公路,公路上奔跑着小轿车、大汽车,有时还轰隆隆开过部队的坦克车、装甲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林海雪原的人们,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别致的生活习俗,绘画出璀璨斑斓的生活图景。 

  我咋能不向朋友们解惑哩!窗外,雪花飘飘;屋内,暖暖和和。我们夹着小菜,喝着小酒,我情不自禁讲起林海雪原人捕鱼的故事。 

  那年,十冬腊月,师侦察连在松花江边的山林里练滑雪。当时,我在侦察连蹲点。一天,连队训练来时带的肉吃完了,不知怎么传到了驻地老百姓那里,早晨匆匆赶来10位中年人,要带侦察连去捕鱼。领头说,松花江的鱼,取之不尽,一天咋说也能捕个1000斤、2000斤的。他们随身携带着鱼网、冰镩、铁锹、荆筐……还要侦察连带上能装的、能推的、能拉的、能抬的工具,准备往回运鱼。连长、指导员请示我去不去,我说,今天是星期天,去捕鱼既能密切军民关系,又能解决伙食问题,还能让干部战士增长见识,这是好事,要把这件好事做好。侦察连的干部战士,大都是河南人、河北人、山东人、江苏人、安徽人、湖南人、四川人,谁也没有见过冰上捕鱼,一听说去捕鱼,人人喜出望外。吃过早饭,捕鱼队伍就出发了。 

  到了松花江上,领头像老师给学生讲课一样,给我们讲道,他们捕鱼,一般都在冬季,因为冬鱼好保管、好运输、好加工。尤其十冬腊月,更是捕鱼的黄金时节。冬季捕鱼,多是打冰洞,也叫“拉冬网”。说罢,做起示范来。他们10人,一字排开。每人在直径大约3尺多的冰面上,举起冰镩凿冰,用铁锹把碎冰铲除,很快就凿出4尺深的冰洞,透过洞底的薄冰,能看到鱼群游动。领头大喊,注意,放鱼啦!说罢,他们10人一齐捅开洞底薄冰,只听哗——哗——哗——江水从冰洞往外喷涌,鱼们扑棱扑棱跳上冰面,有鲤鱼、草根鱼、胖头鱼、鳊花鱼、哲锣鱼、细鳞鱼、白鲢鱼、小鳇鱼……领头说,捡鱼吧!战士们嘻嘻哈哈,蜂拥而上。不大一会儿,鱼们就堆成了小山。 

  紧接着,他们把拉网沿冰洞下到江底,传递拦好。还不到半个小时,鱼群来了,领头决定起网,就叫战士们拉网。领头把网纲往肩上一搭,说,咱不能拉哑巴网,拉网要唱渔歌,我带头唱,你们和。好的!歌声响起来了:“举起冰镩哟砸开江,甩开膀子哎拉大网,一网网鲜鱼哟活蹦蹦跳,看着喜人哎吃着香……”在欢乐的渔歌声中,大网慢慢从江底被拉上来,成百上千条的鱼直撞网眼,实在喜人。军民们拉了一网又一网,鱼们堆起一座座小山。欢乐的笑声震落了眉毛上的霜花,也震落了胡子上的冰溜子。侦察连100多号人,来来往往三四趟,才把一座座小山运进宿营地。 

  我说,在林海雪原的松花江上捕鱼,神秘而又神奇,你们要是能去感受一下那“冰冻三尺捕鱼忙”的生活,岂不是快乐无穷。 

  朋友们很无奈,说,旅游也到不了那里呀,谁十冬腊月往林海雪原的松花江上跑啊! 

  雪花飘飘……大地上一片薄薄的白……(王天瑞)

上一篇: 小雪
下一篇: 弟仨的故事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