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车队队长、企业老总、村党支部书记……丰富的经历让37岁的周贺辉身上有太多的标签。然而,在沈丘县东城办事处李安庄村村民的眼里,他永远是那个老实憨厚而又不失热心的“贺辉”。
走进周贺辉的碳化硅微粉加工厂,漂亮的厂房映入眼帘。洁净的生产环境,忙碌而又有条不紊的工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厂子主要是给碳化硅微粉企业做第一道‘破碎’的工序。原材料在这里破碎分级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周贺辉向记者一行详细介绍。
看着自己的企业,回首自己这些年的创业路,如今已身价百万的周贺辉仍十分感慨。
2000年,周贺辉从商丘财经学校物流专业毕业,随后到广州黄埔一家物流企业工作。由于为人忠厚,深得老板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后来,他逐渐摸透行情,便辞职自己购买了4辆大型货车,当起了车队老板,生意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两地。
2010年,周贺辉喜得贵子,同时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有了完整家庭,物流行业又需要长期出差在外,此时摆在周贺辉面前最紧迫的事便是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
“当时一门心思想回来创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时间陪家人,只是在创业项目上遇到了难题。”周贺辉说,“经过不断调研、筛选,我决定在实业上下工夫。”几经思考,周贺辉选择了未来预期可观、具有成长性且市场相对“空白”的碳化硅行业。
“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新能源、清洁能源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发展方向,太阳能利用是最直接、最经济的,自2008年起,全球光伏产业以每年不低于35%的速度递增,碳化硅超微粉体作为太阳能发电硅片切割专用刃料,必将迎来同比增长,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前景非常可观。”周贺辉说。
目标确定后,周贺辉联系到了沈丘县康泰微粉有限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通过多次接触,企业负责人崔峰被他的诚恳所打动,决定将微粉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外包给周贺辉。
卖车、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周贺辉拿出全部积蓄,投资100多万元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充满实干精神的他把这份干劲儿也传递给了一线员工,加上之前积累的管理经验,周贺辉的企业运转效率奇高,产量直线飙升,年产值逾百万元,当年便收回了投资成本。
事业稳定的周贺辉并没有满足于现状,2013年,他又将目光锁定在了金刚石微粉上面。“金刚石微粉比碳化硅微粉更硬,属于超硬材料,在切割、研磨方面的运用前景也更加广阔。”周贺辉说,这次不光做第一道工序,我引进了整条生产线,利润自然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周贺辉从微粉行业里掘取到了财富,已近不惑的他家庭美满、事业无忧,内心却慢慢升腾出更多的责任感。2014年,由于李安庄行政村村委班子涣散无力,群众意见很大,东城办事处决定让群众民主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周贺辉高票当选。
“这是父老乡亲给我的信任,我自己打拼这么多年有点小成绩,确实想为乡亲们干点事。”周贺辉毅然接过乡亲们的重托。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贺辉上任的‘第一把火’却是给我们送来了水。”李安庄的群众调侃道。
深入了解后得知,上任村委班子因为协调不到位,导致李安庄村的自来水安装项目搁浅,周贺辉上任后得知这个情况,自费2万多元为村民接通了自来水。
“这水解不了‘渴’,群众真正富起来才能‘解渴’,今后我打算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结合我们村种植、养殖的传统,带领大家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周贺辉告诉记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周贺辉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及时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李安庄行政村由乱到治,群众拍手称赞。目前,周贺辉正带领着他的父老乡亲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着文明、富裕的新生活阔步前行。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