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小平)7月9日上午8:00,我省高招提前批次正式开始投档录取。除专升本外,省招生办向其他6类院校投出3万余份考生档案,第一志愿缺档7827份。经过第二志愿投档及征集志愿,预计今年我省本批能够较好地完成招生计划。值得一提的是,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首年,5所在我省录取的院校生源良好。
今年,参加我省提前批录取的院校主要包括:军队高校,国防生招生专业,公安类专业,司法类专业,体育类本科专业,艺术类本科专业,航海类专业,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教育师范专业,免费医学定向专业,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专业),以及招收专升本的院校。
据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介绍,今年参加我省提前批录取的院校共有727所,计划招生67251人。根据录取时间安排,除艺术类本科外,其他类别的录取将于7月14日结束。艺术类本科A段7月16日录取结束,B段7月22日录取结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第一年,与往年的提前批录取不同,今年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5所高校在我省按照综合评价成绩择优录取考生。高考分数在本科一批分数线上,且通过相关院校组织的综合评价的考生,才可以填报这些高校志愿。
陈大琪表示,预计今年本批能够较好地完成招生计划。“考生志愿按规定程序运转后,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省招生办将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
省招办提醒:
志愿不签字确认等于白报
本报讯(记者陈小平)7月9日,省招办通报了今年我省网上志愿填报情况。据统计,仅第一次填报志愿,我省就有1213名考生未到县(区)招办签字确认。省招办再次提醒考生,未经考生书面签字确认的志愿信息,将不作为投档依据。
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要求,除专升本和对口生之外,普通类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结束之后,还应到县(区)招办签字确认。据统计,6月25日~28日第一次填报志愿,全省共有1213人未到县(区)招办签字确认。第二次填报志愿已于7月6日下午6点完成,7月8日~9日书面签字确认。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共分3次进行。
省招办提醒正在填报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次志愿的考生要注意三点: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志愿填报或修改,并在截止时间前完成网上保存;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是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身份标识,要妥善保管,不要让他人代填志愿,更不能将密码透露给他人;第三次志愿填报书面签字确认时间是7月14日~15日,考生要按时到当地招办履行书面签字确认手续,考生志愿确认后,录取时不得放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