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跨区作业10多天了。这些天,俺通过互联网提前联系预订的客户,满打满算在驻马店平舆县的3个乡镇,共机收小麦6500多亩,赚了不少钱啊,真得劲!”6月10日,正沿途北上山东的沈丘县民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程书举兴奋地说。
时下,在沈丘县农村涌现出相当一批像程书举这样的脑瓜活、有眼光、善经营的“数字麦客”。他们开始用互联网获取跨区市场动态信息,了解作业行情,洽谈机收订单。
“往年,刚进入4月份,不少农机手就脚底板‘抹油’,赶到千里之外‘探路踩点’,既搭人力又费财力,效率也不高。由于信息不灵通,机手盲目乱撞,转移作业地点,费工误时不说,钱挣得也不是很多。自从去年,网络成了沈丘众多农机手揽活赚钱的好帮手。”当日,正在网上忙着与山东、河北等地的客户联系麦收订单的该县农机推广站站长窦中旭,见到笔者,便滔滔不绝起来。
“今年,俺在农机科技人员帮助下建了个人主页,网络一下子让俺耳朵变长了。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作业需求信息就出来。今年找作业市场又多了条新门路。”周营乡大李口村的“数字麦客”陆四清趁机收稍作歇息的工夫,一边敲着电脑键盘,浏览着外地作业市场信息,一边和笔者搭话。
据统计,今年麦收前夕,该县有1100余名“麦客”,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签订小麦跨区作业合同800份,合同作业面积达126万余亩。
“互联网真是神奇,无论走到哪,只要键盘一敲,机收作业需求信息尽收眼底。学会使用互网络,可真让俺尝到了不少甜头。”驾驶机车,随着麦客大军移师北上收麦的陆四清,透过车窗如是说。(谢辛凌 龚庆红)